第43章 鄭國渠(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多時,幾個近衛帶進一個人。
這人眾人都見過,正是此次選妃的韓國使臣——鄭國。
鄭國剛要開口問禮,便聽趙高厲聲道:“跪下!”
鄭國本以為嬴政將他傳喚來,是為了詢問修渠的事,並沒想到會被呵斥,慌亂之下,連忙拜倒在地。
嬴政肅然說道:“鄭國,你可知罪?”
眾臣皆是一臉的茫然。
之前鄭國獻策修渠,乃是以國禮的形式奉上,而且所有人也都認為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卻不想此次嬴政竟然直接向鄭國問罪。
鄭國也是一臉的疑惑,說道:“敢問大王,外臣何罪之有?”
“身犯何罪,難道你不清楚嗎?”嬴政臉色陰沉地說道。
“外臣確實不知。”鄭國恢復了平靜,雖然依舊跪在地上,但表情頗為堅韌。
“哼……”嬴政冷哼了一聲,說道,“你雖身犯死罪,但寡人若不挑明,想必你也定然不服,那寡人便讓你死個明白。”
鄭國拱手說道:“外臣願聞其祥。”
“寡人問你,這開渠之策,怕是並非韓非子剛剛謀劃,想必已經謀劃好幾年了吧。”嬴政雙眼緊盯鄭國,“為何偏偏現在拿出,獻於吾大秦?”
“這……”鄭國的氣場立刻變了。
“此策看似助秦興修水利,實則乃是使大秦忙於修渠,而無暇出兵攻韓,韓國便可得以休養生息幾年,養足兵力,抵抗大秦。”嬴政停頓了一下,問道,“對否?”
鄭國不再言語,低著頭,冷汗直流。
眾人的目光也都盯在鄭國身上,從他的表情來看,眾人哪會看不出,嬴政說對了,而鄭國也無疑是預設了。
嬴政接著說道:“趙、魏、韓三家分晉,可謂同氣連枝,對大秦,也真是頗費了一番苦心。先是由最弱小的韓國,提出開渠之策,再由魏國假扮楚人行刺於寡人,而趙國準備大軍則伺機而動。”
“其結果,便是在幾年內,大秦因修渠而財力耗盡;與楚國的交戰,會因僵持不下,而軍隊計程車氣低落,毫無戰力;而趙與魏則派大軍趁虛而入。如果順利,則三家分秦的局面,便會在秦國上演。”
“對否?”
嬴政的一聲問責,驚得鄭國直接坐倒在地,嘴唇不斷的顫抖。
眾臣聽聞秦王所言,一個個都怒目圓睜,像是要用目光殺死鄭國。
華陽夫人也是死死地盯著鄭國,生怕他飛走一樣。
全場瞬間靜止,落針可聞。
嬴政站起身,踱步走了過來。
“幸得天佑大秦。寡人追查兩個刺殺寡人的刺客,揭穿了他們的身份,就在剛才,他們就跪在你現在的地方。所以,剛才的決議,便是大秦派出大軍攻魏,而並非攻楚。”嬴政說道。
鄭國抬起頭,驚異地看向嬴政。
“更加幸運的是,大秦尚未開始修渠,國力不會有所損傷,你的這條命,算是白送了。”嬴政站在鄭國面前,略帶嘲諷地說道。
“哈哈哈……”鄭國苦笑著搖了搖頭,站起身來說道,“想不到,大秦的君王年紀輕輕,卻如此了得。趙、魏、韓三國如此周密的計劃,竟被你輕易識破,鄭國死在你的手裡,不覺得冤枉。”
“寡人暫且不會殺你。”嬴政悠然說道,“大軍攻魏,若魏軍拼死相抗,趙國再施以援手,大秦不見得有必勝的把握。但若是回師的途中,順手滅了韓國,卻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到時,將韓王抓回來與你一起處置,豈不更好?”
“你……”鄭國臉色蒼白,他心裡清楚,這種情況並非不可能發生,嬴政說的出,定然做的到。
“而你,鄭國。”嬴政冷冷地說道,“你來之前,韓王命你前來獻策,以拖住大秦幾年不攻韓,使得韓國得以恢復軍力,你卻連幾個月都難以做到。若是韓國此次真的滅國,那麼排在第一的罪人,便非你鄭國莫屬。”
嬴政字字如刀,眾臣的眼神,更如雷電般攝人心魂,任鄭國再強的心理防線,也斷難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