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漠北,萬里凍土,寒風如刀,於瘋狂中放肆凌虐。

五萬北征軍借北邊的興安嶺抵禦酷寒北風,駐紮的營地連綿千里,佈於龍江北岸。

蕭氏自抵達漠北、將藥送到楊爽手中後,待楊爽服下藥丸,次日起,臉色便微微有好轉的起色。

她大喜過望,又多次辛苦來往漠北與長安之間,一年後,楊爽的病終於痊癒。

但大夫叮囑,他必須終身服藥,以免舊疾因斷藥而捲土重來。

如今,他率部徵拔的步履,已自西向東,橫掃數萬裡。

大興安山、興安嶺林、龍江,已然全數在握!

冬日的漠北沒人敢冒頭出來,五萬大軍身後的補給官道,上次運來補給,還是一個月前。

“將軍,不知此役,歸途是何夕?”蕭氏在楊爽病癒後,並未直接回京,而是跟隨軍中,負責照料楊爽。

遙想出徵至今已三年,過了嚴冬,便是第四年。

“陛下聖令,日出之處皆東方,見到海時,便是凱旋之日。”

他們對陌生的漠北一無所知,更不知見到海時,又是何時。

但楊爽很有信心,遲早有見到海的那一日!

……

設法前往嶺南尋找昔日同僚的徐庚,兜兜轉轉中,終於在成州和交州一帶,重見洛州同鄉。

嶺南雖行募兵制,但無戰事時,他們還得服從軍中調令,去耕種官田。

如果跑了被抓回來,恐會以逃兵罪處以棄市。

徐庚思來想去,最終他想到了讓他們喬裝打扮為平民,借進入榷場採買資物的由頭,設法透過榷場回到桂州。

陸陸續續間,自嶺南悄悄潛出的前周國禁軍,人數漸達數十人。

徐庚潛入嶺南時,桂州還是個閉塞之地,通路鮮少又坎坷。

然而現在歸來,桂州已然猶如煥然一新——

一條條同軌四通八達於桂州及其下轄八郡之間,更有直達奉州舶場的官道,平坦鋪設。

一駕駕無馬之車,滿載著資物或是人,快速穿行於同軌之上。

徐庚也借用無馬之車攜一眾失散已久的同僚,沿著同軌前往奉州,僅僅兩日功夫,就順利抵達奉州!

爾後再於奉州舶場改萬里船,一路猶如輕舟之上,朝著長安快速奔襲。

大周國之變化,堪稱一日一個模樣,每日都比昨日更加欣欣向榮!

……

長安五年,都察院遷至內殿,於內殿右側為務公處,處置由各地督郵每日送來的地方納言。

而女主位列左側,處理朝中大小事牒。

宇文世宏位列正中,整個內殿形成左中右佈局,左為政務,右為民事,朝中治事完成深入地方郡級目的。

猶如有無數條無形的絲線,連線著京中與地方。

書同文、車同軌,經過三年餘鼎力開路,周國境內鋪設的同軌官道達近三百萬裡,使境內一百一十三州相互通達。

除北疆仍在持續作戰以外,周國境內已有十餘年不曾發生過戰亂了。

又是一日早朝,宇文世宏再次宣佈,禁軍改制!

“禁軍改組為六級制!”

“五人一伍,十伍(50人)為隊,二隊(100人)為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