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三日時間!一從桂、寧撤軍,二釋放願回長安的一眾原周國禁軍!”

“再有波折,以抗旨論處!殺無赦!”

唐邕撂下最後的威懾話音,將聖旨拋向楊堅面前,振臂一呼,率領一眾談判隨行,從談判現場撤退!

……

“啪!”

怒不可遏的楊堅,回到寧州城內後,對著龐晁的臉就是狠狠一巴掌!

“你龐晁何德何能替本將軍接旨!”

龐晁默默摸了摸紅腫的臉,心平氣和的說道:

“大將軍兵力再多也只是臣,而嶺南王於嶺南而言,乃是君。”

“雖不知宇文氏之深意如何,但眼下,將軍恰恰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稱王的正當理由!”

“自漢以來,初有異姓王,而漢初之七國八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敖,常年駐於京中,哪一個落得了好下場?”

“而將軍不在京中而在屬地,接受封王!可迎蟄伏之機!”

“損兩城換得與民休息的安定,待彼時大王拿下長江以南全圖!並勵精圖治!”

“方有與周國競相逐鹿中原之資格!”

龐晁一席能屈能伸的話,著實讓楊堅十分消受。

王比起皇,雖然還差了不少。

但是王比起大將軍、數州總管,自然是王更尊貴!

“王……從今往後,嶺南為國,我為嶺南之國王……”

一股逐漸膨脹的慾望,無形卻放肆蔓延於楊堅心中,此一躍稱王的豪邁感,指點江山的快意,簡直難以言辭來描述!

……

約定之三日截止前夕,楊堅這才隨撤離大軍之尾後向南撤離。

而桂州、寧州在這三天時間裡,不光城內一切被他下令徹底洗劫,連百姓都盡數給擄走了。

唐邕派一眾都尉於城外,一批批接收願回長安的原周國禁軍。

他知道這裡頭定有通楊堅之人,但無所謂了。

因為他知道,宇文世宏不僅沒有徹底剷除楊堅的意思,反而有意與楊堅交好。

交往之下,不僅資物上將互通有無,境內資訊也會互通,暗樁的存在只要不在軍中,便無甚破壞力。

雖然看不懂宇文世宏此舉意圖,但能較為順利的收復桂寧,他已勉強滿意了。

從寧州被釋歸的將士,約六千餘人,接收完畢後,唐邕並未將這些人重新編入自己麾下。

而是指派六名副尉率部,將這六千餘人先行帶回長安,至於是重編還是以政令使眾人解甲歸家,那是朝中的事。

待唐邕率部進入寧州,重新接手寧州時,空蕩蕩的城內可謂寸草不留。

被宇文世宏留在長安休假一個月的寧州刺史田司通,看到自己治理的寧州變成這般模樣,不禁難受的悲從心來。

“本將軍要去接收桂州了,這裡就交給大人了。”

唐邕對田司通行了個辭別禮,便率部開拔,一路輕裝上陣,如入無人之境般,進入桂州城內。

桂州的景象與寧州差不多,只不過沒有寧州那麼慘,曾被烈火焚燒了數日。

猶如空城的桂州,也不知需多久方能恢復元氣。

桂州刺史蕭仁昌看著淪為破敗空城的桂州,心頭只剩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