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個月也沒等到宇文世宏傳來政令,唐邕快要坐不住時,夜郎郡舶場的吏官才終於匆匆帶人過來見他。

來者正是夏遠淵三人,三人道明他們此前是受宇文世宏之命,潛伏於桂州楊堅麾下。

如今已回京中,是宇文世宏派他們過來協助參謀行軍類事務的。

“末將由桂州撤出之時,因桂州全面封鎖,不得已只能繞路寧州,一路兜兜轉轉,最終竟是於龍州找到了北上的通路,才得以離開嶺南之地。”

“據悉,龍州有珠江自東向西流經,隨後於轉折處北上,一路通達興古郡。”

“不走水路,也能沿著珠江東、西兩畔之山嶺穿行。”

“興古郡通往龍州的山嶺,山谷頗多,比夜郎通往桂州的山嶺好走的多。”

“而興古郡就在夜郎正南邊,將軍不妨考慮從夜郎行軍南下至百里外的興古郡?”

“對龍州發起攻擊,更能形成突襲之勢,因為楊堅等叛賊佈下重兵戍守桂州、寧州,對桂、寧二地的佈防,不言而喻的重要。”

三人的到來,讓唐邕也頓感豁然開朗。

“提議甚好,本將還有個問題想問你們,”唐邕落聲採納上述意見後,又轉而問道:

“三位可知原周國禁軍大多都佈於何處?”

夏遠淵點點頭表示知道:

“叛賊於嶺南、交州一帶新設了四處總管府,除卻兩萬原周國禁軍佈於桂州之外,另外三萬則分散佈於寧州、交州、成州!”

“好!”

聽到這個訊息,阻擋在唐邕眼前的烏雲也一揮而散!

言外之意就是龍州並未駐紮原周國禁軍!

再結合三人所提議的,由興古郡對龍州發起突襲!

如此一來,就不會傷及原來的同僚!

甚好,甚好!

“辛苦三位隨我一道制定行軍路線!明日便開拔,轉移至興古!”

“後日!全軍朝龍州進發!”

……

桂州,楊堅的心思漸漸內治理地方一事而轉移注意力。

周國用實際的治理告訴他,只要地方治理強大起來,就能無往不勝。

也因桂州和寧州北邊一直毫無動靜,楊堅這才將大部分心思,都從軍中轉移到了……

準備稱皇上位這件事上。

不過他早該想到的,若非嶺南貧瘠,各路政權又怎麼會如此輕視嶺南一帶。

總是隻將嶺南作為發配罪犯的不毛之地。

眼下他想用鐵鑄錢,都找不到鐵礦,倒是意外發現這邊吃的鹽卻很尋常,根本不用花錢買——

沿海的百姓常在海邊鋪上一張“矮床”,矮床上再鋪一層稻草或樹枝。

海水退潮後,經日曬蒸發過後,矮床上會殘留一層細鹽。

原來遠離朝中,也非只有壞事。

楊堅派部下戍守海岸後,將製鹽全數歸為總管府管轄,百姓想要鹽,必須於各州郡買官鹽吃,否則治殺頭之罪。

官鹽讓楊堅又多了一條廣募錢財和糧草的渠道。

若非錫錢不僅未使地方於安定之中漸漸走上繁榮,反引發了數場動盪,他的宏圖早就能在完成募兵五萬之後,邁開新的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