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傻子神醫?(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聞蕭氏是要去朔州尋找神醫、為久病不愈的楊爽醫病,獨孤永業一通思忖,決定跟她一起去一趟朔州。
順便也看看災難已過去八個多月,朔州是否已熬過來。
再者,能不能順利過去還是兩說,他的老友,也就是馬邑郡的郡守宋直,曾來過洛州一趟。
但最終,他還是選擇繼續忠於齊國,並未像其他州郡那般,一有辦法就官民集結投誠。
然而再見宋直一事,卻超乎獨孤永業想象的順利,千里船沿著黃河一路向北,行經肆州之後,於黃河與長城“握手”處於東岸靠岸。
而岸上連哪怕一個齊兵都沒見著,卻於上岸未幾,宋直便率領著郡府的人親自過來了。
獨孤永業禮貌的躬身行禮,哪怕論官階品級,他早已在宋直之上。
他道明想去朔州尋人的來意後,宋直也道明戍守河岸的齊兵,是他支開的,其間之不願與周國交惡之意,已然不言自明。
“徐氏……倒是聽說過,聽聞還在朔州城內,我安排馬車,爾一行隨我一道前去吧。”
宋直很大方的如此表態,蕭氏暗感找獨孤永業幫忙真是找對人了,她對兩位大人連連道謝。
坐馬車前往朔州的路上,獨孤永業還是對宋直問詢了一番,問他為何要固守在馬邑郡,來年齊國朝中要徵收的賦租,他打算怎麼解決。
宋直並不回應這個問題,轉而問詢獨孤永業,尋徐氏神醫,是要醫治何人。
他主要是疑惑,原是齊國人的獨孤永業,投誠周國才短短兩年,竟就有了願如此賣力去幫的周國至交?
是何許人也能讓獨孤永業如此上心。
“不瞞宋大人,想救治之人,正是去年在突厥大殺四方、威名赫赫的北征軍主帥楊爽。”
宋直聽到“突厥”二字時,眉目明顯緊蹙起來,內心對突厥的厭恨溢於言表。
得知要救治的是讓突厥蠻夷聞風喪膽的北征大將軍,宋直欣然的點點頭:
“不論周、齊,突厥本就是共同的敵人。”
“這忙該幫,該幫。”
獨孤永業內心感念宋直的深明大義,再三表示若宋直有需,他定義不容辭。
……
朔州城內一片蕭條,災難過後的慘烈景象,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漸漸抹去。
而生活在這裡的人,稀稀寥寥,沒有坊街,只有一片片破落的屋舍。
有的空屋子因無人居住而半塌半破,連朔州州府的牌匾都掛滿了蜘蛛網,歪歪斜斜的要掉不掉。
朔州除了常年遭突厥蠻夷威脅之外,周邊還存在著大漠與中原接壤地帶特有的馬匪。
所謂突厥吃肉而馬匪喝湯,馬匪會隔三岔五來洗劫遭難的城池,因為“看破”了被突厥掃蕩後的州城,毫無防禦力。
一座州城想恢復災難之前的景象,需要十分漫長的生息繁衍,哪怕十年,都是太短。
現在洗劫朔州的馬匪,將來則是定居於朔州的百姓的先人。
一些馬匪會陸續定居於安定的地方,使遭難之地漸漸恢復往日的炊煙。
一行人一邊四處找尋,一邊問話打探當地人是否知道徐氏的下落。
大半天下來,行將日暮,才終於在被打探的百姓口中得知,偏遠的朔州東郊,有一徐氏瘋子,或許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一聽是瘋子,蕭氏頓感不好,若真是神醫,那麼瘋了的神醫……又如何還有能耐給楊爽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