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一片盛世繁忙(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安元年年底這兩個多月裡,宇文世宏的心思一直在內務上。
但同時,楊爽早就做好了二徵突厥的準備,在京的禁軍不多,只有五萬。
除了在南疆的五萬以外,其餘大部分都駐紮在了膠東半島一帶。
裁兵令出臺後,膠東半島就地解散了近十萬募兵,留在膠東的兵力,加起來只剩十五萬。
西疆常年駐紮著五萬兵力,以威懾西疆一眾小國勿動滋擾周國西疆的心思。
而周國裁兵的訊息漸漸傳入齊國後,一直以來心驚膽戰的齊國,也從中解讀出了周國沒有再動武的心思,會遵守和談結果,與齊國隔著黃河各自為政。
陸令萱這才淺淺鬆下一口氣,但府兵制仍然更大力的推行於各地,以免再遭戰事時,齊國無法迅速調動大規模民兵應對。
和談對齊國來說是一種勝利,更是陸令萱的勝利——
畢竟是她親自談下來的。
穆提坡流落街頭,感受了一段時日的人間疾苦後,原來還是回宮好,至少回宮能吃飽穿暖。
早已喪失爭權奪勢鬥志的穆提坡,又活著回到了陸令萱眼前,陸令萱當場痛哭,畢竟穆提坡是她唯一的兒子。
回宮後的穆提坡,雖然沒了爭權的心思,但奢靡享樂的程度比以往更甚了。
就像吃了那麼多苦痛,必須在奢靡享樂上找回彌補。
……
宇文世宏在釋出鋪設同軌的政令之前,先佈告了開路令——
鼓勵百姓相互合作!集力打通村屯與郡之間的通路。
開路一里,賞千錢!開路十里,賞萬錢!以此類推!
鼓勵百姓開路的同時,都水監也在執行著開路政令。
不僅要執行開路政令,還要按照政令的要求,每隔十里,就打造一處歇馬亭。
歇馬亭周圍也要“收拾乾淨”。
雖然名字是歇馬亭,但宇文世宏知道,隨著時間流逝,歇馬亭周圍也會出現百姓聚居或扎堆行商的情況。
比如賣茶水的、賣熟乾糧的、賣飼料的等等等等。
歇馬亭也將是地方巡守重點巡邏的地方,以避免劫道的情況發生。
總之事無鉅細,宇文世宏都有考量,更考量律法在細節處的落實。
而築鑄監則早已開始鑄造同軌,只等同軌令下來後,立刻鋪設於境內大小官道。
境內越發富強,宇文世宏所構想的“共識想象”,才能於無形中灑落在每一位大周百姓心裡。
弱權而重律,或許比宋時的重文抑武更有效維護穩定。
……
另一邊,獨孤永業來往於洛州和上州,積極推進兩地的資物“交換”事宜。
每每回洛州或上州,他都必須先走水路西至長安,再換乘馬車南下上州。
每次來長安,他都要在坊間轉悠一圈、在宮裡也到處走走,於宮內下榻一夜後,次日再出發前往上州。
走水路時,千里船就像普及了般,每次有乘船的需要,幾乎都能搭上千裡船。
百姓不知這是祖文遠的功勞,但他知道。
這日又是於長安中轉,慣例般進宮下榻,宮內昭示朝中政令的佈告處,貼著密密麻麻的新出政令。
幾乎從宣政殿,一路蔓延到宮門口。
宮內近些日子明顯與往常大有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