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本越領路來到渭河邊,卻見渭河邊上,停著一排十架簡陋的木質戰車。

戰車上像豎著粗壯的十字架似的,初看根本看不懂是做甚用的,但宇文世宏走近之後,一眼就瞧見戰車的尾後底部,居然安裝著粗鑄鐵所鑄的大型彈簧?

每一個都比自己的大腿還粗!

看到彈簧,宇文世宏當即滿臉都是興奮!

“聰明!朕怎麼就沒想到呢!”

彈簧的彈射原理,小學生都懂!

十個彈簧的彈射力,彈射千米應該不成問題!

“陛下,這東西我也不太明白怎麼使,您稍等,下官去國子監,請祖大人過來一趟。”

陶本越躬身說罷,就匆匆小跑而去。

這下宇文世宏更興奮了,果然是祖文遠的傑作!

尋常普通人,誰能想的出用彈簧做彈射車?

約莫一刻鐘後,祖文遠匆匆而來,手裡頭還攥著厚厚一沓竹紙。

楊爽從看到戰車到現在,都是一臉懵的,因為他看不懂這戰車究竟有何妙用。

外形倒是很像攻城樓時常用的投石車,但他也知道,肯定不是投石車那麼簡單。

“拜見陛下,”祖文遠匆匆行禮後,便垂頭看著自己拿來的竹紙,語速飛快的給宇文世宏講解起大致原理來:

“微臣經過周密計算,鉛球的重量是二十斤,想要拋射至五里之外,需要軸、承、輪等承載槓桿,能承受約十萬斤之重,還要再考量拋射角度、距離等等。”

“而能承受約十萬斤重量的軸、承,其自重也應達到至少萬斤,如此之下,會使戰車本身便十分笨重,需要至少五十人才能挪動。”

“考量這一點後,臣便設計打造了這十輛百丈車,彈射的最遠距離能達到一百五十丈(500米),拋射則能達到百丈(333米)。”

“有效拋射、彈射之餘,再加上木輪,只需十人便能操控挪動彈射車。”

祖文遠絮絮叨叨了一大堆旁人聽不懂的數學題,而宇文世宏也因一邊聽一邊在心裡換算單位,不一會兒就把自己也給繞暈了。

“最重要的是這個。”

祖文遠的話茬兒,終於來到了最關鍵的彈簧上了:

“雖陶大人並不太願意配合,但還是配合著打造了百座螺旋盤鐵。”

“藉助螺旋盤鐵的收縮釋放原理,以人的拉力將拋射裝置拉下,瞄準目標後一起鬆手。”

“收縮的螺旋盤鐵,便能於瞬間釋放巨大彈射之力。”

“陛下可以試試。”

楊爽跟在宇文世宏身旁,暈暈乎乎的聽,終於到了實際測試環節了,他早已拭目以待。

陶本越被沒情商的祖文遠,在話茬裡頭夾雜了幾句告御狀,他心裡滿是不爽。

但現在東西造出來了,他也無話可說,若非看重面子,他早就對祖文遠道歉一聲了。

不過他不僅沒有道歉,連跟祖文遠據理力爭的打算都沒有,因為他知道,自己不佔理。

還是不說話多搭把手最好。

陶本越親自將一塊重約二十斤的山石搬了過來,十個勞工在祖文遠的指揮下,各自轉動著戰車上的繩索盤,肉眼可見這繩索盤轉動起來很費力。

不過彈簧也被一點一點被拉長,繩索也處於越發緊繃的狀態,軸承兩側及中間的彈簧也被拉長。

“放!”

卻聽祖文遠一聲令下,十個勞工齊刷刷鬆手。

被置於彈射籃的山石,以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瞬移速度,飛速射向渭河對岸的上空!

只見被彈射出去的山石,仍在朝遠處的天空飛去,因著飛的越來越遠!

不一會兒就飛出了人的視野之外!幾乎變成了個看不見的小黑點。

但這個小黑點仍在向前方有力飛去,絲毫沒有下墜的趨勢。

“哇!”楊爽被驚豔的當場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