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水路之後,宇文世宏的部隊才發現順著水路一直到皇都城外,都是由王威掌管的駐守兵負責。

於是他派人給王威傳信,讓王威派人護送船隊去前線,結果卻被王威直接回絕了。

王威以鎮守軍操練繁忙這種扯淡的理由敷衍了宇文世宏,甚至壓根就沒打算裝。

大臣們此時都知道了王威此人恐怕是已經對北周王朝有了不臣之心,但此時沒有證據前線又吃緊,侍衛兵的權利還沒有他王威大。

在皇城坐擁兩萬兵力的王威確實有著囂張的資本,無奈之下只能暫時擱置不管。

宇文世宏得知之後倒是不太意外,此前他對王威便有所懷疑。

他所作的便是暗中將侍衛軍的訓練更加深了一步,並且在朝堂上有意無意的避免王威接觸核心。

關於前線打仗的相關事宜,宇文世宏不是特別的瞭解,但是朝中有著梁士彥長孫洪這等武將,宇文世宏只要給出一個大方向,他們就能順著仔細研究出一個路子來。

讓宇文世宏比較驚訝的一點是,宇文浩對於行軍打仗這方面也很有見解,據說曾經跟著初代皇帝的時候便是他領兵破萬鈞!

歷史上對這位攝政王的記載大多數都不是什麼好的評價,關於他過去的事情,當然也沒什麼過多的描述,這讓宇文世宏感嘆歷史也不是全然都能相信的。

既然已經到了這裡,就要用全新的眼光重新來看這個朝代。

又到了十月,天氣漸漸轉涼,酷暑過去之後,戰場上計程車兵也會好受許多,故而這個時候往往是最適合開戰的時候,只是這戰鬥不能拖久,因為再過三四個月,便要進入隆冬了。

宇文世宏派去前線的火統部隊已經跟諸位將軍匯合,由候莫將軍親自護送到淮河以北的望城。

望城這一仗守的特別艱難,前線兵力嚴重不足,望城內加上原本的兩萬,一共集結了四萬士兵,共同抵禦地方十萬大軍。

如果走水路,從皇都趕往望城支援是最快的,此時淮河以南還剩下三萬左右的兵力,為了避免北齊攻入,不敢再向望城投太多的兵。

讓宇文世宏憤怒的是,王威始終都沒有動靜,無論朝廷召集多少次,王威始終都不願出兵。

朝中大臣每每上朝都要參他一本,把他罵的狗血臨頭的,但是他就像是完全不在乎一樣,後來根本就不來上朝了。

很快。

望州城傳來噩耗,據說送往望州城的那一批火統部隊領隊叛變暴露了火統部隊的位置,隨後船隻被不知名的勢力擊沉,將士全員陣亡,火統落入淮河不見蹤跡。

望州城瀕臨失守,軍心渙散,朝中放棄望州城的呼聲越來越高,漸漸的宇文浩也頂不住壓力了。

得到訊息的宇文世宏悲痛不已,把自己關進了寢宮整整三日,日日反思自己太過於輕視這個朝代,也把一切都想的太理所當然。

三日後,宇文世宏開啟殿門,將曾經的火統候補部隊召集,用了兩日發狠的將他們強行磨鍊到標準。

準不準的他已經無所謂了,最重要的是能夠抵禦的了後坐力,一次不準就兩次,只要他的彈藥足夠就不怕試錯!

火統外殼,彈藥全都按照最大標準集合起來,裝滿了船隻。

這日,宇文世宏上朝,宣佈自己決定御駕親征!

宇文浩和梁士彥等人大駭,紛紛跪下請命。

“皇上不可啊!皇上,萬萬不可!您乃是我北周天子,這麼危險的事情,您決不能自己去承擔風險,前線危機重重……”

宇文世宏淡淡道。

“朕心中明白,但此時,想必望州城的軍民最希望的便是朕親自前往退敵,況且朕敢說火統部隊的統帥無人能比朕強,此次若再有人膽敢攻擊船隻,朕的火統也不是擺著好看的!”

“幾日前的事情朕心甚痛,故決定親自前往,朕倒要看看,是誰這麼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