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曉建康離我周國的合州僅隔著長江,本就打算時逢上元佳節,與陳國來往之後,順便借到前往揚州閱兵。”

“誒,周國陛下若是不介意,別臣可安排艦船,親送周國陛下渡江前往。”蕭元胤說道。

宇文世宏欣然微笑:

“若是能行,我自然樂意的。”

宇文世宏連留宿一夜的打算都沒有,見過陳叔寶之後,陳叔寶就自然般安排蕭元胤,護送宇文世宏一行回程。

長江南岸,駐紮著連片的陳國大軍營帳,幾乎一眼望不到頭。

蕭元胤特意帶宇文世宏一行,繞行軍營一側,以此嚴重明示宇文世宏——

交好相安無事,交惡兩敗俱傷。

“陳國的軍力很強呢,連京中都駐紮十萬有餘吧?”宇文世宏透過營帳粗略判斷了一通,十萬還是說少了的。

看來陳國的重心一直放在京都周圍,地方……地方只是沒人去侵佔而已,陳國沒那麼看重地方。

不然當年,陳國也不會盡失嶺南於周國。

“周國陛下,這就是在刺探軍情了哦。”蕭元胤得體的微笑著,以不冒犯的措辭提醒宇文世宏,這個問題問了也無法獲得回答。

軍法有言,洩露軍機是死罪。不管哪國都是如此。

“交好相安無事,交惡兩敗俱傷。”

上船前,蕭元胤拱手行禮辭別之際,宇文世宏一開腔,竟就說出了蕭元胤此行強烈明示的話。

他稍微遲鈍了一下,旋即就意識到——

宇文世宏也在提醒他,他的揚州路大軍,將北上!

若北上之時,陳國膽敢以後院失火之勢突襲揚州,後果就是!

兩敗俱傷。

這話讓蕭元胤來說的話,還能算是一種提醒。

而宇文世宏說出這話,竟另帶著威懾的意味。

蕭元胤回過神來時,額頭竟溼涼了些,風一吹過,額頭都冰涼。

……

揚州。

三路大軍匯聚於此已快三個月了,二十萬將士倒不焦慮,反正軍糧穩定供給著,不開戰就在練兵場一天到晚的練兵。

也不像以前那樣,沒有戰事時,他們得去屯田裡,種地幹活。

焦慮的是高長恭、樑棟、長孫洪三位統帥。

因宇文世宏一直不下軍令,他們在此駐紮了兩個多月,等於在吃閒飯。

吃閒飯就算了,兩個月一動不動的,齊國也得了調兵的時間,調遣了對等規模的軍隊,駐紮於淮河北岸的淮州、潼州,借淮河的防守優勢,對南防備揚州。

“就算不開戰,艦船總得快馬加鞭的建造吧,本身淮河就很難奪下,步兵騎兵根本難以渡河。”

樑棟快要將輿圖給看出洞來了,目光持續集中在整條淮河上。

淮河四通八達的,甚至還蜿蜒著能沿著河道,往西北直達梁州、再往西就是洛州、雍州。

但河面又不能明目張膽佈局大量艦船,那將成為活靶子,被南岸的齊軍給擊沉。

三國時期的著名典故“火燒連營”,在現在這個“三國鼎立”時期,已只是尋常的兵家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