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邕,為我所用!(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宇文世宏來說,他巡遊江山時想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百官現在正在激烈爭吵的這件事。
他想推行另一項新制,令大周帝國能長治久安。
但……
很難。
尚武的年代,很容易發生擁有實力後、就割據地方自立為王的事情。
而大周帝國這四個字,又不像現代那般,是百姓心中萬般愛戴的政權,百姓甚至連這種愛國意識都沒有。
尚武是好事,但也有利有弊。
利於防範北方的遊牧民族的南下燒殺劫掠!造成巨大的人道災難!
弊於內部又極易憑武裝實力產生分裂!
“大都督……”這跟導致唐亡的節度使沒有區別。
“幾大軍區?”這又跟大漢十三州沒區別。
只要皇帝一下令,隨便某個人都能立刻募兵個一萬三萬的,導致漢朝的軍隊亂七八糟,以至漢末時群雄四起。
對宇文世宏來說,推行新制,就等於將一切都規範化,連他這個皇帝,也只剩個“聖裁權”。
不過聖裁權用的越少越好,用的越少,就越能說明新制的清明。
“陛下……您在說甚?微臣聽不清。”
兵部侍郎只從宇文世宏的嘟囔裡頭,聽清了個“軍”字,還以為宇文世宏在跟他說話,於是斗膽一問。
“哦,沒事,”宇文世宏收回凌亂的思緒,轉而走向楊芊雪身旁,小爪子不安分的摟上惦念已久的細腰,面對著朝臣微笑道:
“不論如何,九寺五監是必須要推行的,吏部擬令,佈告天下,廣募賢良,擴大九寺五監規模,異地赴任!”
“戶部聽令,與司農寺相互寫作,由戶部統一管理全國各地的百姓戶籍,細化戶籍分類,除農籍以外,新設工籍、商籍!”
“司農寺修改安民令,以往只允許周國農籍以安民價於糧署、器署等肆署採買所需,從今往後,只要是大周戶籍者,皆可享受安民令!”
“取消太守府!復設刺史府!”
“以三院六部之政令,遙領各地刺史府!刺史府負責履行三院六部之政令!同時!”
“都察院另設地方納言處,以百姓為‘眼’!‘替’都察院都察地方!”
“至於城防,那是朕與中樞院的事,就不必諸位在早朝上議論了!”
言外之意,先擱置,等戰事平息、三院院事凱旋了再議!
凱旋之日還早著呢,宇文世宏的目標,可是拿下整個齊國!
退朝後,宇文世宏一回來就推出如此復古的改制,廢太守而復刺史……
這引發了百官一片非議。
而司農寺卻鬆了口氣。
雖然司農寺被取消了戶籍管理權,但這也意味著司農寺從今往後,不必再為繁瑣的戶籍事宜而消耗太多力氣!
只要專注於具體的“司農”事務、以及行軍後勤即可!
“誒,這官當的……”與馬長遠一道於退朝後離開宣政殿的築鑄監監正陶本越,嘟囔著說出了肚子裡的實話:
“你說啊,以前咱還在家種地的時候,那時候那些當官的,咋就那麼大的官威?誰瞧見了當官的不被嚇的趕緊跑?”
“為啥咱現在當官了,就一點兒官威都沒有,整天累死累活的只忙著幹活、完成上頭下來的幹活指令。”
馬長遠早就感覺到了,自己就像個在全國種地、養雞鴨、到處安排送糧食的超級農民。
別說官威了,官的感覺都沒有,頂多在差使寺內的一眾官吏時,才有點兒自己在當官的感覺。
“我也說不上來,不過以前那些王八犢子要是有咱們這麼勤勞,他們至於被髮配嶺南嗎?”
“哈哈哈!”陶本越被逗笑了:
“就是,他們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