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前面就是和州了。”

御前近衛策馬隨行在馬車旁,對馬車內的宇文世宏說道。

“唔,那就進城,臨時駐紮和州城內。”宇文世宏令近衛向大軍傳令。

“陛下,我等區區兩萬,萬一洛州……洛陽路敵軍‘乘勝追擊’,只以和州,恐怕難敵。”

“末將以為應召援軍來助。”

“不必,”宇文世宏重複道:

“入和州城,紮營。”

“……是。”

……

另一邊,洛州。

百姓們本還壯著膽子集結行於坊街,打算以些巧妙的法子逮人拿去換精米。

忽然這麼大陣仗的大軍湧進城來,把百姓們嚇的紛紛躲回了自家。

一時間,坊街一片靜寂,連個閒雜人等都沒有。

獨孤永業擦了擦額頭的汗,尋思自己這主簿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話都說的那麼清楚了——

給部分來援將士節省些腿腳功夫,言外之意就是讓部分援軍打道回府,別來那麼多人!

頭大的獨孤永業,笑盈盈的前去相迎:

“見過唐大將軍!”

“嗯,”唐邕懶洋洋一聲。

他本不想來,因為根據他所瞭解到的訊息,周國朝中一片混亂,小皇帝在朝中胡作非為,導致士族大家引發的內亂,時不時爆發。

這種情況下向外發兵,在他看來,無非就是想引進外部敵人,以團結內部的分裂。

這種情況下,周國不可能有太大的動作。

資訊不對稱或資訊延遲導致的誤判,讓唐邕根本沒把和州當一回事。

本來邊境城池就總是這樣,時而失守,時而收復。

他的心思更在於鄴城(齊國國都)——

如今那婢女出身的陸令萱,已然從齊國唯一的女官,躋身成了齊國的無冕皇太后。

幼主因是她自幼帶大,什麼都聽她的,導致陸令萱把持著齊國朝綱。

比起周國朝內的一片混亂,齊國朝綱何嘗不是!

而唐氏向來與其不睦,他還在此朝爭關鍵時期被“發配”到地方,簡直一肚子火沒處撒。

“誒,我洛陽援軍來你洛州,總不可能自備糧草吧?”唐邕沒好氣的對獨孤永業說道:

“援軍共五萬人,為了快速來援因此皆輕裝趕路,五萬將士每日共要消耗五百石精米,還有下飯的菜!”

“既然入城了,便也不必紮營!”

“還請獨孤大人速速安頓大軍休憩!”

獨孤永業咬著牙嚥下不爽,擠著笑點頭應道:

“既然我洛州已解除危機,不如唐將軍還是打道……”

“甚?”唐邕不等他把話說完,就對著他的臉就是一頓唾沫四濺:

“我堂堂洛陽府將士!豈是爾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將軍息怒!那、那如此可好?”獨孤永業佯裝急急的卑微道:

“太守府狹小,住不下那麼多將士。”

“下官令城內百姓‘招待’將士下榻!吃的用的,百姓家裡都有的,這比野外紮營好多了,您看如此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