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向逃戶發放周國農籍,以及田地。

聞到西只愣了一秒,就恍然意識到了這裡頭的深意——

既然揚州本地人強烈抗拒皇上的均田做法!

那麼,就引來新農戶!

新來的農戶,就是身旁的樣板!若改制一事讓新農戶獲得了真切的利益!

那麼不必向本地農戶多說任何!他們都將主動響應!

雖然聞到西也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他有著很強烈的預感——

大周國,要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好,放他們進來!”

一聽聞到西居然爽快表示放行,都尉都露出了驚訝臉:

“大人您就不怕他們……”

“有何怕的,你們高將軍叫過來的人,又怎會心懷壞心!呵呵呵!”

“可是……”都尉還是有所顧慮:

“可是他們說要給他們均田,揚州城裡在耕的田,都是有主的。”

聞到西並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是麼,可知揚州城有多大?而再耕之田,又有幾多?”

都將老實的回稟道:

“我揚州城幅員約為方圓萬餘里,而在耕之田約近百萬畝。”

“既然如此,叫這些新農戶,自行開墾荒田,又有何不可呢?哈哈哈,”聞到西高興的笑著吩咐道:

“你們揚州番軍,對揚州更瞭解,即刻派些將士與這些新農戶一道,於合適之處開墾荒田!”

“告訴他們,田是誰開墾的,田就歸誰!”

……

連著多日,聞到西都在揚州城轉悠,觀察揚州城的一切。

這三萬餘流民進入揚州城後,初時,本地人還對這些人心懷疑惑。

但久了之後,瞧見他們天天都往偏僻荒涼的地方跑,也並不干擾他們,便也沒什麼心思再繼續關注這些流民,繼續該忙甚忙甚。

然而揚州河道多,河道周邊的土地,會因水流更沙化,這樣的土地很難養活農作物。

一些時日下來,流民們勉強都安頓了下來,但他們聚居之地,多是些水灘地,好種的地少之又少。

將士們也想給這三萬餘流民找勉強好一些的地方,殊料這些流亡依舊的逃戶根本沒有任何意見。

“你們南方人不懂,這地啊,可以伺候‘活’的!”

逃戶們對將士們解釋不嫌棄地差的原因:

“咱們以前生活的地方,河道不比揚州少,而且水流比揚州更洶湧,洪水洪澇之類的天災隔三差五的發生,但咱照樣能把地伺候活嘍!”

“咱知道跟河道‘搶灘’!”

“在河流上漲時會沖刷到的地方,用河道里的淤泥把地給圈起來,這在北方叫‘圩田’!”

“只要圩田圩的好!啥地都能大豐收!還能抵擋天災呢!”

巡視揚州城的聞到西,本就很關注這些流民的動向,儘管他對高長恭很放心,但難免會對初來乍到的大規模流民有所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