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聖言,對於范進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哪怕是關於蘇秦蘇聖的三道題目,范進也是輕鬆答了出來。

其中就有幾個蘇秦勵志的典故,讓范進懷疑,這位蘇聖真的是不避嫌,怎麼展示自己怎麼來。

第一題:請寫出半聖蘇秦兼佩六國相印後,諸子百家對蘇秦的評價,一句即可。

范進直接用荀子的話狠狠的給這位蘇半聖好好的“誇獎”了一番。

荀子曰: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

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故齊之蘇秦,楚之州侯,秦之張儀,可謂態臣者也。

范進本想將秦之張儀張半聖這句話給刪除了,因為這兩位既是同門,也是對手,寫上去有種對比的意味。

可是沒辦法,這是亞聖荀子說的話,請聖言要的就是嚴謹如初,是聖人親口說的話。

第二三題則是蘇秦的一些典故,一個前倨後恭,一個藏書數十,可以說這三題,就是蘇秦的個人秀。

范進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將請聖言全部答完,隨後就是最難搞定的律賦和試帖詩了。

律賦范進沒有著急,要好好思索一番,但是這試帖詩,范進卻是已經想好了。

試帖詩上說,要以刺股的股為韻,但是主要的還是要體現蘇聖發憤圖強的精神。

首先就要了解蘇秦刺股的背景。

當前,蘇秦出山後遊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倒而歸。

“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

於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陰符》,發奮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一年後學成,遂遊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范進想罷,在一張草稿紙上落筆:

刺股

一劍倚天誅,千金買駿圖。

風雲隨變化,草木任榮枯。

前四句筆走龍蛇,一氣呵成,頓時間才氣從紙上一躍而起,監考的三位考官和在外面觀望的楊禮安瞬間感知到了才氣的氣息。

“是范進!”

張知縣看向范進的方向,只見草稿紙上赫然已有一尺高的才氣,而這僅僅是前兩句就有了一尺的才氣。

“這前兩句,有點意思!”

楊禮安看著范進這兩句詩詞,喃喃自語道:“一劍天誅為殺伐兵戈,千金駿圖為賢良大才,風雲變化為七國爭霸,草木榮枯為王朝更迭!”

“好!”

此時,身為明國監考的半聖蘇秦,也在聖人文院內稱讚范進。

當試帖詩才氣顯化後,他就感知到了,看著這前兩句,蘇秦彷彿回到了當年自己合縱連橫,聯合六國,和秦國交戰的場景。

“六印在手,天下七分,六分歸我!”

曾經的雄心壯志再次浮現在眼前,蘇秦不由得感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