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城市人口突破七百人,達到737人口,而且全部入住房舍之中,李江浩總算是鬆了口氣。

對於從低窪地出口處蔓延出去的房舍佈局,一些工程師認為暴露在野外之中在暴風雪到來的時候會更危險。

一些人則堅持認為市長的話是正確的,暴風雪到來的時候,被低窪地包圍起來的人們才更容易被湧入的暴風雪帶入寒冷地獄之中,到了那時候想跑都跑不出去。

李江浩自己當時只不過是隨口一說,為了激發人們幹活的積極性而已。

要不是所有的機器人都在崗位上,要麼就被加裝了武器系統,沒有多餘的機器人用來幫忙修建建築。

要不然這幫人們肯定會要求直接採用機器人裝上工程用具去幹活。

畢竟,他們已經漸漸習慣了房舍之中溫暖的環境,沒有足夠的激勵,很難再像以前艱難求生那樣努力了。

不過安德魯完成了電力系統接入蒸汽發動機之後,卻有了新的想法,想找李江浩探討。

外人們看著永不停歇的蒸汽發動機軌道車經過的運輸站源源不斷地提供出穩定的熱能,還以為是電力驅動的效果。安德魯也被稱讚不愧是他們中最有天賦的一位工程師,設計出瞭如此效能卓絕的裝置。

而亞歷山大每次聽到同事們、甚至是他的學生們討論這些,就會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不苟言笑。

不過李江浩和安德魯都清楚,那份設計圖的成品可是一個真正的生產線,只要放入合適的資源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蒸汽發動機來,那才是STC標準制造模組的本意。

他們現在費盡心思還得靠現有的工廠才能每天製作一臺機器人之後,再製作一臺蒸汽發動機,完全沒有發揮這些科技的全部價值。尤其是,這些科技在它原本的世界裡,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底層科技的細枝末節罷了。

星際時代的科技和被束縛在地表上的文明科技差距,實在不是一般的大。

李江浩躲在控制室下方的艙室中,手裡提著扳手扭著螺栓。

明天氣溫就會下降到零下八十度,在身穿防寒服有熱燈供暖的情況下,也沒多少勇士能長時間站在室外。

他按照慣例檢修了能量塔的部件,思考著用何種方式能更安全地度過暴風雪。

現有的醫務所可以保證在暴風雪到來之前救治好所有的重症病人,在所有人都健康的情況下,保持七百人口以上撐過暴風雪不是問題。

畢竟在遊戲中到了最後一夜,都可以放棄操作直接三倍速閉上眼睛等待結果了。

可是自己並不滿意接受這種結果,既然都已經到了這個世界,而且打好了資源基礎,如果不想些辦法改善暴風雪環境下的溫度,而是混吃等死等任務完成的話,那也太閒魚了。

可是系統已經很久沒有主動提供過獎勵,他能夠查閱的,也只有最簡易的幾個來自戰錘世界的科技樹,在其中翻來覆去地尋找。

只有一個小型生態穩定圈的設計能夠讓他多看兩眼,不過這東西需要燒製出高硬度的玻璃穹頂,還要有專門的能量場覆蓋才會發揮作用。好訊息是這種設計提供了能量輸出的路徑圖,壞訊息則是李江浩找不到能夠配得上這種輸出路徑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