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地峽,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歐洲大陸的交界處,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科林斯地峽極其狹窄,有巨大石灰岩斷層,隔開了科林西亞灣和薩羅尼加灣。

這裡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加之土地肥沃,可以長期駐守士兵屯田。

科林斯地峽中部地形崎嶇,沿海兩側可以引海水入壕溝,稍加修整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禦工事。

從古至今,不少有識之主都在這裡修築城牆和運河,一方面溝通兩片海洋,一方面抵禦敵軍入侵。

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這裡就已經建立起城牆的雛形,後來不斷摧毀又重建,直到形成如今的六英里城牆。

現在統治這裡的東羅馬帝國,自從驅逐拉丁人,收復科林斯地峽後,就一直加固城牆,同時在周邊屯田,應對奧斯曼越來越近的兵鋒。

從科林斯長城以南直到摩里亞的首府米斯特拉斯,中間都是一片沃土,整個半島三面環海,只有科林斯長城一小段陸路與大陸相接。

在奧斯曼海軍還未發展壯大之前,只要守住了科林斯長城,東羅馬帝國就能保住伯羅奔尼撒半島這一片小小糧倉。

這也是帝國除了首都和幾個小島外僅剩的領土。

目前,摩里亞大公君士坦丁和亞該亞大公托馬斯已經完成了雅典地區財富初步轉移,將雅典還給原先的佛羅倫薩大公,指望他能抵擋分毫。

巴列奧略兩兄弟則是集結軍隊,準備固守科林斯長城。

此時,君士坦丁和托馬斯正坐在營帳裡,聽著下屬的彙報。

“兩位殿下,訊息已經查實,底比斯和雅典的守軍在我們走後,立即向穆拉德二世投降,正作為前鋒向我們攻來。”

“這幫叛徒!”

托馬斯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君士坦丁示意托馬斯稍安勿躁。

“海軍方面呢?奧斯曼有沒有大規模跨海投放士兵的能力?”

“殿下,這個暫不清楚,威尼斯和熱那亞人已經明確拒絕出動海軍攔截奧斯曼,前天南部有漁民看見奧斯曼艦隊繞過摩里亞半島,向科林西亞灣而去。”

君士坦丁心裡咯噔一下。

“科林西亞灣內水流平靜,奧斯曼控制的小島離南部帕特雷城距離極近,他們有沒有可能登陸?”

一時間沒人能夠回答。

“殿下,我認為奧斯曼人出動艦隊應該只是為了護航運輸船,同時防止威尼斯或者熱那亞突然參戰,應該不可能登陸。”

座下一人站起身。

“哦?米哈伊爾,為什麼如此篤定?”

說話之人正是先前以撒的衛隊長,以撒前往羅馬之前,指派他訓練軍隊,同時向北出擊。

一年多的戰事,使得他顯得更加胸有成竹。

“殿下,經過我們與奧斯曼這一年多的邊境衝突,我對奧斯曼人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說來聽聽。”

“第一,他們的兵源來源很雜,最精銳的是耶尼切裡禁衛軍,只服從於蘇丹本人。”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各個帕夏集結起來的私軍,再者就是用來充當炮灰的基督徒僕從軍。”

“在如此複雜的軍隊組成下,奧斯曼很難組建一支經驗豐富的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