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亞和威尼斯的商人趁機而入,以“招工”的名義遷走部分流民。

實際上,他們大機率會在骯髒的船底劃一輩子槳,或是在奧地利的礦山中幹到累死。

這就是中世紀歐洲戰爭中平民的生活。

後世的史學家們會著重介紹查理七世收復巴黎的偉績,加強中央集權的壯舉。

卻會將百姓的苦痛自然地扔進廢紙簍。

算了,這與以撒不相干。

以撒搖搖頭,帶著眾人走近城門。

衛兵們大聲抱怨著蒙彼利埃大主教的“自私”行徑。

“你聽說了嗎,現在城內糧食儲備已經不夠了,現在我們吃的都是熱那亞商人運來的高價糧。”

“當然知道,我昨天差點沒忍住把牛糞扔到貪婪的熱那亞商人嘴裡!”

“該死的流民,戰爭不是停止了嗎,為什麼還不回去?”

……

以撒拿出教皇頒佈的通告,衛兵們敬禮放行。

“先生,您還是早日離開這裡吧,現在這周邊亂的很……”

衛兵好心提醒。

以撒點點頭,帶著眾人進入城市。

蒙彼利埃城歸屬大主教閣下,並由城市議會管理。

這是一個宗教氣息很濃的城市,附近修道院林立,往來僧侶不絕。

自從查理七世在1438年頒佈布林日國事詔書後,法蘭西教會實際上已經脫離了羅馬教廷的管制。

全國被分為幾個大主教區,只向國王臣服,不用再向羅馬交稅,同時享有自行選舉的特權。

蒙彼利埃就是其中一個。

城市主打一個虔誠莊重,主體由白色建築構成,十字架到處都是,營養良好的市民自信地走在道路上,對外鄉人報以鄙夷的目光。

城內的光亮整潔和城外的貧窮黑暗形成鮮明對比。

以撒走進一個書店,滿意地在其中發現了帶有紫色雙頭鷹徽章的書籍。

印刷廠的業務穩步發展。

“先生,這是最新式的書籍,由羅馬城的新式機器印刷而成,字型優美,美觀大方,據說連教皇和主教們都喜愛……”

商人滔滔不決講了半天。

以撒開開心心地聽著,不時點頭。

然後放下書本,離開書店。

留下商人鬱悶地站在身後。

隨後,以撒命令眾人分開,各自尋找有用的資訊。

中午,以撒拜訪了蒙彼利埃的大主教。

這位善良的主教此時騎虎難下。

城市議會要求驅逐難民,停止放糧。

大主教又不忍違背自己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