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素福退縮了。

當優素福真正開始徵調部隊時,才發現自己壓根沒有什麼兵力。

優素福從蘇爾特潰敗後,收攏殘兵,以此為依託,重建了比林奇軍團。

現在優素福手上還掌握著一支兩千餘人的比林奇軍團,一支五百人的駱駝騎手,一支一百五十人的馬穆魯克重騎兵。

馬穆魯克重騎兵是父親留給他的遺產,平時捨不得用,所以實力儲存得較好。

其餘兩千五百人多半是城中新徵召的新兵,剛參軍一個月,戰鬥力一言難盡。

一般而言,類似優素福這樣的實權埃米爾會從黑海購買切爾克斯奴隸,作為自己私人所屬的馬穆魯克,自己的商會,城堡和軍隊都交給他們,基本上不會任用本地的柏柏爾人。

優素福大敗一場後,根本沒有來得及重建自己的私人軍團,只能從比林奇城中拉壯丁湊數。

帶上城內清真寺的伊瑪目,優素福和城外的幾個部落舍赫軟磨硬泡,總算以聖戰的名義拉攏到兩千五百部落民。

如果這裡是安納托利亞或者開羅,光是一個聖戰的名號就可以致使狂信徒們自發拉起武器,走上戰場,根本不用大費周章。

但是,在部落制的北非,人口都集中在部落舍赫手中,自由民數量稀少,振臂一呼,響應者寥寥。

城中倒是有不少市民願意進行聖戰,但是他們根本沒辦法進行野戰。

經過接近一週的漫長等待後,優素福終於帶著他集結起來的四千大軍出發救援。

優素福親率先鋒騎兵一路狂奔,然後在路上遇見了從艾季達比亞掏逃出來的難民。

在難民口中,希臘人有著足足一萬軍隊,各個張牙舞爪,口噴火球,像是得到了火域天使馬利克的祝福。

優素福沒能大起膽子與蘇爾特軍隊打一場決戰。

比林奇是一座堅城,將這些軍隊帶回防守,遠比野戰消耗有用。

……

1448年6月23日,在基本穩定艾季達比亞城局勢後,以撒揮師北上,連下沿海幾座港口。

事實上,在艾季達比亞城淪陷後,比林奇周邊再也無險可守。

優素福龜縮比林奇城,準備透過城牆消耗掉以撒的有生兵力。

6月25日,早已準備完善的後續部隊兵分兩路,分別從陸地和海上抵達艾季達比亞城周邊,隨時準備包圍比林奇城。

於此同時,地中海艦隊全面出動,確保海上運輸線路的暢通,同時阻截馬穆魯克商船。

“比林奇是一座堅城,城中防禦工事完備,建有不少大型糧倉,人口眾多,水源充足,軍械良多。”

“優素福聯合城中遜尼派伊瑪目,以聖戰的名義號召市民抵抗我們,城中宗教氣氛濃厚,如果強行進攻,恐怕死傷慘重。”

軍事會議上,以撒向諸位部隊指揮官介紹目前面對的基本情況。

“目前,比林奇城中有正規軍三千,部落民兩千,聖戰分子預估三千,可能更多。”

“我們入侵優素福的訊息現在肯定已經擺上了查克馬克蘇丹的案頭,就算優素福這個蠢貨死撐著不求援,開羅也不會坐視不管。”

“我們必須儘快做好準備!”

以撒神情嚴肅。

老實說,自己對這一片穆斯林們深耕幾百年的土地有些輕視,以至於根本沒有料到竟然有著如此多的狂熱穆斯林被號召起來,一同反對以撒的入侵。

以部落為主體的北非,這些吉哈德分子尚且有如此之多,若是換成開羅和突尼西亞,豈不是全城的人都會和自己為敵?

“都有什麼計策?講一講。”

以撒望著坐下眾將。

“殿下,我們應該儘快安排攻城器械和火炮,從附近抽調民夫,驅使他們攻城,消耗掉敵軍彈藥!”

易卜拉欣男爵立馬說道。

“比林奇城牆堅固,歷代埃米爾添磚加瓦,我們的大型火炮無法運過來,小型攻城器械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

“比林奇城內軍械庫存豐富,且擁有成熟的軍械製造工業和鐵匠區,一時半會完全不用擔心軍械問題,不妥。”

以撒否決了易卜拉欣強攻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