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巡遊(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是火繩槍的雛形。
如果說火門槍的出現標誌著熱武器開始走上歷史舞臺,那麼火繩槍的廣泛使用正式宣告熱武器時代的來臨。
火繩槍的意義無疑是重大的,它使得槍支的精準度和發射速度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
火門槍和火繩槍最大的區別在於,火門槍的射手必須在瞄準的同時,用手中的火把點燃引信,而火繩槍極大簡化了這一步驟,使射手能夠將槍托腮,專心瞄準。
歷史上,早在15世紀初期就有人提出了類似火繩槍的概念,可惜一直沒有被重視。
直到15世紀中葉,這種新式火槍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馬丁內斯總管,這種槍支有現成的樣板嗎?”
馬丁內斯搖搖頭。
“限你一週時間,造出一支樣槍,造出來的工人賞金100杜卡特。”
一旁的梅茨兩眼放光。
“殿下,這種槍械在技術上沒有什麼難題,但是真的有必要嗎?”
在他看來,火門槍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自己的工藝也非常不錯,沒有必要改進。
有必要嗎?
當然有。
早期的火繩槍或許與老式火門槍在威力上沒有太大差別,但是火繩槍將作為歐洲的主要火器持續幾百年。
這幾百年中,火繩槍的工藝不斷進步,走遍了世界各地。
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們帶著這種簡單而粗暴的武器,踏遍五洲四洋,毀滅了無數文明,搶回了無盡財寶。
可以說,正是有了火繩槍,歐洲殖民者才在武力上對美洲原住民形成碾壓之勢。
火繩槍的發展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技術,一點點小的技巧和改動就能夠使士兵在戰場上生存的機會成倍提高。
將火繩槍做出改進,交付軍隊使用,軍隊再將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匯總彙報,然後繼續改進,重複上述步驟。
這樣就能形成一個正向迴圈。
現在以撒要做的,就是為火繩槍的興旺發達埋下一顆種子,靜待科技發芽。
建立火器工廠只是第一步,在未來,以撒還將創辦研究院,專門研究火器創新。
……
告別馬丁內斯,以撒從阿拉蓋城沿東南而行,抵達烏古城。
烏古伯爵阿德南早早等候在城門口。
經過一年半的征戰,蘇爾特大公國南邊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
烏古伯爵阿德南在以撒的支援下,用塞卜阿山脈邊緣豐富的鐵礦換取以撒的奴隸和糧食。
這位伯爵相當精明強幹,不僅壓服了當地的中小部落,迫使他們改信正教,還在與阿卜杜拉國王的戰爭中接連取勝,搶走了大量牲畜和人口。
現在,整個烏古伯國已經基本上填補了費贊中央在中東部的行政空白,實控八千餘人,附屬一萬五千餘人。
烏古伯爵擁有五百常備軍,戰爭時期可以最多徵召出兩千部落民。
看著阿德南伯爵裝備精良的衛隊,以撒有些後悔將這樣一位人傑封在塞卜阿山腳這樣一個富含鐵礦和綠洲的好地方。
在紫衛軍的護衛下,以撒緩緩騎馬上前,居高臨下,大大方方接受了阿德南伯爵的鞠躬。
“抗擊外敵,守禦邊疆,保民養軍,這些都是您的功勞,伯爵大人。”
以撒慢慢說著,盯著阿德南的眼睛。
“這都是上帝的庇佑和您的指導,敬愛的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