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圍剿(第4/5頁)
章節報錯
“我們部落裡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並不贊同父親向您效忠的決定,我們害怕他們會鋌而走險。”
一語話畢,眾人怒目而視。
“無妨,我的軍隊會剿滅他們。”
以撒淡淡地說。
木爾刺沒有應答,盯著以撒。
“說吧,想要什麼?”
讓我們開啟天窗說亮話吧!
“父親同意帶領部落皈依正教,同時向您效忠,提供稅賦和兵源,作為回報,他想獲得邁卜雷伯爵的爵位。”
這番話說完,全場的人紛紛將目光投之於以撒身上。
輕輕敲著桌子,以撒暫時沒有回答。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不僅僅關係到之後投誠部落的安置問題,還關係到在座諸位指揮官的利益。
別人跟著你打仗,當然有**,不可能完全為愛發電。
這個問題本來在以撒的刻意打壓之下,暫時沒有暴露出來,只不過現在被木爾刺捅上了檯面。
分封還是集權,這個問題困擾著有史以來的所有君主。
拜占庭帝國前期官僚系統非常完善,各個軍區長官統管軍事,總督管理民事,偶爾會分封一些終身制的普羅尼亞,大體上各司其職,相互制衡。
後來,隨著中央權威下降,軍區長官開始觸及民政,逐漸軍閥化,世襲化,變成了一個個地方勢力。
1204年之後,軍區制名存實亡,來自西歐的封建采邑制開始大行其道。
有時候,君主不是不想集權,實在是管不過來。
古時候有一個說法,最優秀的騎士從他主人的城堡跑上三天,圍成的土地就是主君能夠有效控制的土地面積。
其他更遠的地方,就必須依靠下屬封臣進行管理。
以撒之前在拉帕爾馬島,比熱戈斯群島和聖尼古拉斯群島分封了一些爵位,但是都是空頭支票,領地都需要他們自己建設,以此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對於蘇爾特大公國的分封問題,以撒其實早有決斷。
“木爾刺,你的父親是個聰明人,值得一個伯爵的爵位,但不能是在邁卜雷。”
“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邁卜雷建立了一座雄偉的大教堂,我想,這是神的意志,我必須完成。”
以撒信口胡謅。
“那您會把我們安置到哪裡呢?”
以撒翻開地圖,找到邁卜雷,手指下滑,指向一個圓點。
烏古池,位於塞卜阿山腳下,阿卜杜拉國王的直屬牧場所在地。
“我可以敕封你父親為烏古伯爵。”
木爾刺的臉色有些難看。
這裡生態環境還算不錯,但是周圍全是敵對的部落,如果真的搬遷至此,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安心。
“原邁卜雷城中的部落居民,願意跟你父親走的就離開,不願意離開的就留下。”
“這就是我最後的仁慈。”
木爾刺點點頭,回去報信。
孔蒂騎士和易卜拉欣幾人對視一眼,眼中隱含期待。
以撒看到了部下的行為,閉著眼睛假裝不知情。
北非地理情況複雜,肯定不可能全部交由行政部門管轄,這樣不現實,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