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建制(第2/4頁)
章節報錯
希臘,南斯拉夫等農耕民族就安置在適合農耕的城市周邊,多布羅加塞爾柱人這樣的遊牧部落就安排在綠洲遊牧區。
再遠的半草原半沙漠或是更加荒蕪的鹽鹼地,直接委派改信正教的當地部落。
這樣的安排的確很粗糙,不過短期來說夠用了。
伊蘇爾特剛剛離開,菲德爾敲開了以撒的門。
“這次收穫如何?我的艦長。”
菲德爾抓起酒瓶就喝,然後“呸”地吐出來。
“殿下,還行,這次我們最遠去到敘利亞海岸,馬穆魯克的敘利亞埃米爾們又反叛了。”
“我們打劫了馬穆魯克的運糧船和運奴船,把這些東西一股腦賣給了塞普勒斯和醫院騎士團,掙了三千個杜卡特。”
“那些馬穆魯克的小船還是最老式的加利船,根本不裝備火器的,他們連弩炮都不怎麼用。”
這是事實,那些自詡為三聖地守護者的馬穆魯克們不願意使用火器,不論是海軍還是陸軍。
他們認為這些東西不夠清真。
所以後來第烏海戰時,幾十艘馬穆魯克小船圍著葡萄牙旗艦無從下手。
“還有呢?”
“卡拉曼趁著奧斯曼專注歐洲,劫掠邊境。拉馬贊境內亞美尼亞人暴動,這都是尋常事了。”
以撒想了想。
“試著和拉馬贊包括卡拉曼境內殘存的亞美尼亞勢力聯絡一下,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收穫。”
“是。”
以撒在蘇爾特城內呆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不時還有城內居民暴亂,部分部落舍赫降而復叛,以撒一一剿滅。
等到十月份,整座城市已經基本平靜下來。
此時,以撒正走在城市街道上。
穿著遮面的斗篷,身邊帶著幾名身手矯健的護衛。
整座城市隨著流民的加入,變得繁華了些。
鐵匠鋪,肉鋪,糧食店,酒館,妓院紛紛開張。
兩個路人交談著,聲音傳進以撒的耳朵。
“聽說了嗎?伊蘇爾特大人牽頭組建了城市議會,商人、教士、市民、城市衛隊和周邊地主都可以選出自己的代表。”
“議會的職能是什麼?”
“好像只有提議權,不過多少是個職位不是麼。”
城市議會,這是在以撒的建議下,伊蘇爾特搞出來的機構。
議員由城市各個階層產出,沒有工資,可以對上層進行提案。
這樣可以極大協調城內的民族矛盾,極大增進各階層對於城市的歸屬感。
“城市衛隊招募!不限民族!阿拉伯語和希臘語懂得一門即可報名!”
城市中心的小廣場上,城市衛隊正在招新。
這是伊蘇爾特與烏爾達等人談判組建的部隊,商人協會和行政部門各自負擔一半開銷。
員額暫定150人,負責城市的治安和防禦。
招募人員用希臘語和阿拉伯語各說一遍,報名的人不少。
以撒繼續走著,很快就抵達了城內最大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