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 宛城之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宛城外的一晚,終究發生了一點“意外”。
吃過了行軍鍋做出來的,怎麼都算不上美味的晚飯,徐華彪正在大營裡,跟權珉阿,李宗泫,以及這一次隨軍而來的裴秀智,安宥真,裴珠泫,林允兒,以及唯一一個被允許同行,是因為覺得她或許能在行軍中幫忙出點主意的平井桃一起商量著選擇一條什麼樣的行軍路線,才能更好的繞過新野和樊城這塊樸振英的地盤,抵達襄陽。
忽然,在營外值勤的鄭恩地來報,說有人從武關送信而來……
而從武關來送信的人則說,他是收到了一封從潼關來的信。
而那封從潼關來的信的送信人到武關的時候,說這封信是從長安發來的……
嗯,看起來是在湊字數的一段描述,實際上,是因為神策軍的行軍實在太快了,那封從長安發過來的信這兩段傳遞,若是再晚上一天,估計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在襄陽徐華彪看到三段傳遞……
信上極為漂亮的字,說明了,這封信是長安城那位無意間成了洛陽城不少人書法師父的太守孫勝完的親筆信。
看過了信的徐華彪,把信交給了裴珠泫,然後,傳閱到了權珉阿和李宗泫那兒。
倒不是徐華彪對他們的信任到了這個程度,只是因為這封信跟他們也有關孫勝完在信上寫到,希望徐華彪可以帶上一個人去荊州。
雖然信裡一個字沒提緣由,只是簡短的說明了要帶的人而已,可能讓這位惜字如金的太守親筆寫信拜託,自然是因為這件事,事關重大。
重大到,一直擔心徐華彪的神策軍抵達,會讓樸振英有所察覺,甚至有所防備,所以希望能儘快在樸振英有什麼反應之前回到襄陽的權珉阿,都不好意思拒絕徐華彪就在宛城外等兩天,等那個要他帶上的人送到,在繼續往荊州去的請求。
因為那個人,叫宋雨琦。
是韓庚收養的年紀最小的義女……
“這面我不可能放著不管,讓護送的人把她送去襄陽的,到時候萬一在路上被樸振英陰一下子,涼州和長安肯定會亂,到時候……我怕我這個懿國公是保不住了。”
徐華彪這個理由抬出來的很有說服力,也足夠嚇人。
於是乎,雖然有點心不甘情不願,李宗泫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今天半夜,自己先偷偷的帶上一封信,返回襄陽,以應對樸振英可能而來的反應,而權珉阿則留在徐華彪這面的軍中,隨他一起去襄陽。
這個決定,得到了在場人的一致認可。
只是……
有一個沒有參加會議的“相關方”對於這個提議,肯定是不贊同的。
那就是躲在宛城裡,提心吊膽,實在不知道徐華彪會不會找他麻煩的樸敘俊。
畢竟當初在長安,徐華彪那個在他面前擲刀擊殺裴勇俊,然後又飛爪捏死了另外一位大將的場面,已經是他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夢魘了。
他對徐華彪的恐懼,可以說是刻進骨子裡了。
雖然鄭秀妍已經在讓權珉阿帶過來的信裡說明了不用擔心徐華彪會對宛城有什麼威脅,倒是要多少提防著點權珉阿和李宗泫可能會在宛城懂一點手腳,可只要徐華彪帶著兵在城外,他就睡不著覺。
本來他以為只要忍一晚就可以了,卻沒想到徐華彪的兵在城外駐紮著就不走了。
他一連著好幾天,都別想好好睡覺了……
還好,這個時間並不是特別長,三天而已。
三天之後,從長安被孫勝完送過來的宋雨琦到了。
跟這個一臉可憐兮兮的看著自己,一副有很多很多話想要跟自己說的樣子的小姑娘,徐華彪並沒有說什麼。
只是安排裴秀智帶著她去了神策軍那邊。
那裡,有不少她姐姐帶過的舊部,愛屋及烏的,也能對她好一些。
至於為什麼這麼安排,也不聽宋雨琦說什麼話,實在是因為場合不合適,沒空。
一個是因為,權珉阿最近這幾天幾乎是粘在了徐華彪身邊,甩也甩不掉,一副總是擔心徐華彪是在忽悠她,並不打算去荊州的樣子。
徐華彪是知道宋雨琦想要說什麼的,自然不能讓她當著權珉阿的面說出來。
另一個原因,則是在鄴城收到了徐華彪派人送去的信的金泰妍,也快馬趕回了宛城,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
她幾乎是跟宋雨琦前後腳走進了神策軍的軍營的。
當著金泰妍說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