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1/4頁)
章節報錯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如果只能用一個字來評論趙頊這一道詔令。
唯有一字。
絕!
數天前才剛剛取消制置三司條例司,你這又整個制置二府條例司。
而對此的定義也從原來的“經畫邦計﹐議變舊法﹐以通天下之利”變為,“變風俗,立法度,以通天下之利”。
這似乎還升了一級。
三司雖是大宋第一權衙,但在名義上二府其實是要高於三司的,因為政策制定是出自二府。
變風俗,立法度,也更為直接露骨。
你這是在耍流氓啊!
朝中一下就炸了鍋。
自古以來,也未有皇帝這麼幹過。
御史諫官們紛紛上奏,對王安石是大肆抨擊,更有甚者,直接將“商鞅變法”的故事寫成奏章,上呈給皇帝。
諷刺皇帝不講信用,如此變法,又怎能取得成功。
真是群情激奮。
神宗皇帝對此非常大度,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又召開朝會商議此事。
而富弼卻以足疾為由,沒有來參會。
司馬光、文彥博也並未對此過多發言,他們都選擇了沉默。
等於四大宰相中,唯有趙抃還在堅守著。
垂拱殿。
“朕並未不守誠信。”
趙頊開口第一句話,就引來朝臣們的一陣白眼,但他也權當沒有看見,繼續說道:“上回錢御史狀告制置三司條例司違反祖宗之法,經由富公審理之後,判決制置三司條例司的確違反了祖宗之法,朕也立刻就撤銷了制置三司條例司,經以修改,又設制置二府條例司,朕一直都遵守承諾。”
這麼不要臉的話,你也說得出口?
趙抃第一個站出來,問道:“陛下,臣斗膽問一句,此二者有何區別?”
“怎麼沒有?”
王安石立刻站出來,“名字上就不同啊!”
趙抃差點噴出一口老血來,“除了名字以外,還有甚麼不同?你這簡直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王安石反駁道:“解釋也不同了,陛下虛心納諫,知錯能改,此乃明君之典範也,爾等卻是惡語中傷,真是豈有此理。”
“你王介甫才是豈有此理。”
站在末端的司諫範純仁都按捺不住,站了出來,道:“你王介甫操弄權術,舞文弄法,為一己私利,妄圖改變祖宗法度,真是枉為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