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張斐一味強調治國先治吏,就是因為北宋的頂層設計,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已經具備一個管理商業社會的能力,就是稍微臃腫了億點點。

就說那文官第一天團,個個管理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就沒有一個沽名釣譽之輩。

人才補充方面也是沒問題的。

就連最令人詬病的以文馭武,其實理念也是沒問題的,戰爭就是政治的延續。

哪怕是千年之後,但凡是一個成熟的政治架構,都是文官做主,就不可能讓武將來決定打與打不,如果讓武將來決定,戰爭是根本停不下來。

不打仗武將怎麼升官。

不該就是這宋朝的皇帝、文臣喜歡遙控直接指揮戰爭。

這就離譜了。

打與不打,是文官決定,但是怎麼打,就應該交給武將來決定。

宋朝的主要問題其實是集中底層。

底層就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還是之前那一套,什麼鄉長,里正。

跟頂層比,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頂層是完全可以應付農業進入商業,富弼、王安石、司馬光都是有著宏觀經濟概念,也知道該怎麼去調控,只是理念不一樣。

但底層對此卻是無能為力。

就說收稅。

唐朝是均田制,收稅就只需家家戶戶去敲門,去要,去討,去搶,簡單粗暴。

但在宋朝是完全不能這麼做的,必須要以地契和契稅為主,因為宋朝的土地事可以隨便買賣的,收稅的人必須要認字,會算術,而且每年至少更新兩次地籍冊。

更別說比農稅複雜一萬倍的商稅。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是完全應付不過來,導致有些百姓多繳稅,有些地主就少繳稅。

底層一定要專業化。

專業化的結果就是支出成本倍增。

其實宋朝也想專業化,比如說審計、法醫都已經專業化,但還是太少了一點,沒別的原因,就是沒錢。

故此專業化的一步,必須是稅務專業化。

得先將錢給收上來,才有資格進行全方面的專業化。

而且,就這稅務官司而言,沒有專業化支援,是難以長久的,不可能每個稅務官司,都有皇帝、宰相在後面幫忙。

神宗聽懂了!

故此他幾乎都沒怎麼考慮,就決定要嘗試一下。

在為國斂財這一點。

王安石是神宗見過最狠的,沒有之一,但最狠的王安石,也從未想過去向草寇收取契稅。

只能說一山還有山高,強中更有強中手。

真是太狠了!

他喜歡!

你造反可以,但尼瑪不能不交稅啊!

這才是真正的為國斂財啊!

送走神宗之後,張斐直接就在許家吃得粗茶淡飯,期間跟許遵聊了聊這事。

當然,他與趙頊悄悄話,並沒有洩露許遵,談得才是起訴一事。

對此許遵無法給予他太多意見。

因為從律法上來說,是完全可以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告發別人偷稅漏稅,朝廷是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