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冰與火(第1/4頁)
章節報錯
其實在最初決定設立慈善機構的時候,張斐就已經在觀察整個東京汴梁的經濟結構。
他主要是要找個能夠投入大量資金的買賣。
如糧食、鹽、酒、糖這些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受到朝廷的管制,而且各地豪強林立,這些買賣是沒譜的。
算來算去,就只有娛樂行業能夠吞下這一筆鉅額投資。
當時他是有兩個選擇的,其一,投資勾欄瓦舍;其二,投資蹴鞠,組建新得聯盟。
但是基於如今沒有麥克風,勾欄瓦舍能夠創造影響力裡是很有限的,而體育運動就無所謂這些限制,而且還有周邊產品。
最終他還是選擇蹴鞠。
他也是故意將王安石的那篇文章與蹴鞠決賽放在一日,就是想看看蹴鞠的這影響力。
結果很明顯,新政的第一槍,並沒有影響到大家對於蹴鞠的關注度。
但這並不是說新政影響不夠。
這一期名士報,在朝中引發足夠大的震動。
保守派都快將屋頂給罵翻了,認為王安石就是桑弘羊死灰復燃啊!
而桑弘羊的經濟政策,在宋朝是完全沒有立場的。當初桑弘羊是為武帝提供了財政去打仗,但差點也將自己的國家打崩潰了。
事實已經證明,這是不可取的。
但這還真是他們不懂經濟。
桑弘羊的均輸法和王安石的均輸法,看似相同,但本質其實是不一樣的。
桑弘羊的經濟政策,就是要啟動國家機器,收刮天下財富,以供國家打仗,這個政策的致命之處,就在於漫長戰爭並沒有為大漢帝國獲取到財富。
尤其是在消滅威脅之後,仍然在繼續。
王安石均輸法就只是為了解決東京供需問題,減少其中的耗費,順手賺點點錢貼補一下財政。
但要說二者不是一回事,那也不對,畢竟王安石的均輸法就是脫胎於桑弘羊的均輸法。
審刑院。
“司馬學士,我想回檢察院。”
範純仁面色嚴肅,向司馬光拱手道。
司馬光瞅著範純仁一臉肅殺,這心裡都有些發毛,“你為何突然急著回檢察院?”
範純仁道:“我要起訴制置二府條例司違反祖宗之法。”
司馬光皺了皺眉頭,“違反祖宗之法?”
範純仁點了下頭:“不錯,根據此篇名士報來看,若想貫徹均輸法,發運使將控制整個貢奉制度,不受中央管制,亦不受地方監督,到時他們可以肆意妄為,其中一定會產生貪汙腐敗。
然而,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更為致命的是,此將我們大宋祖宗之法,毀於一旦,大權將會集於一衙,其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事先司馬光就已經知曉均輸法的條例,他對於其中部分條例,也感到一些不滿。
不過,他也認為固定不變的貢奉是不對的,這確實需要改變。
他對於此法的態度,是有利有弊。
但目前還未執行,他就覺得還是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