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1/4頁)
章節報錯
要說會玩,還得看王安石。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王安石這麼做,肯定是針對白契補稅一事。
他們借佃農刁難你王安石。
你王安石就拿此事去整他們。
平時也沒看你去查。
這令文彥博等人非常無語,拿著治國去鬥氣,不尋思著如何解決這問題,反而令問題變得複雜化。
趙頊帶著一絲疑惑地望著趙抃等人。
你們連事情都未有弄明白,就上奏彈劾。
弄得咱們好像挺不專業似得。
趙抃拱手道:“這是臣的過失,臣事先未查明白,臣願受罰。”
大丈夫,有錯就得認。
趙頊忙安慰道:“卿言重了,有誤會,說清楚就行,卿莫要在意。”
之前沉默的司馬光突然看向王安石,道:“王介甫,你身為參知政事,若知有人偷稅漏稅,何不直接下令調查,為何要去開封府告狀,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御史林旦立刻道:“司馬學士言之有理,朝廷自有規章制度在,政事堂乃是宰執之司,願在開封府之上,你這麼做的話,只會令政令法令不明。”
王安石看向林旦,笑道:“林御史說對,政令法令不明,自是不可取也。敢問林御史,你認為偷稅漏稅,是事關政令,還是法令?”
林旦稍稍遲疑了下,道:“雖事關法令,但你目的卻是借法行令,你不過就是藉此狀,逼迫那些地主佃農補稅罷了。”
“就算是,我以為也無可厚非。”
王安石道:“不法法,則事毋常;法不法,則令不行。之前政令之所以不通,就是在於此事關乎律法,但是我們卻在此以仁德爭辯,如何爭得明白。”
說到這裡,他看向文彥博,“文公之前認為,補稅一事,不能一刀斷之,應該考慮實際情況,否則的話,將會引發民怨。
這我也認同,但如果我們下達政令,免除那些佃農的稅收,那又置法令於何地?是不是說,我們可以隨便更改律法?有法而不循法,法雖善與無法等,治國無其法則亂也。”
文彥博立刻反駁道:“律法不外乎人情,守法而不變則衰也。”
“法變,而非是以令屈法。”
王安石沉眉道:“偷稅漏稅乃屬違法之事,就算律法不外乎人情,但也要循法而行。這便是我訴諸開封府的原因。
諸位若覺不妥,可令開封府判決他們無須補稅,但也必須要給出合法的解釋,亦或者請求陛下以赦釋法。但決不能說由我們幾人商定,此法有沒有用,合則用,不合則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是如此,國家必亂。”
他這一番說辭,是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對面是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看向趙頊。
這真的沒得辯。
王安石說得非常清楚,你可以用政令的方式判開封府判他們免稅,但必須要給出解釋,亦可讓皇帝釋法,這才是朝廷規章制度。
不能說大家用同情來釋法。
這豈不是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