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斐未來解釋前,那個判例只是說皇庭有權讓官府賠償,而在當下,就足以引發極大的爭議,得虧河中府財政非常漂亮,否則的話,張斐都無法獲得這個解釋權,直接就被炒魷魚了。

然而,解釋之後,官員們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個無底洞,還來了一個債務重組,其實這個債務重組,就是破產法案的包裝。

本質就是破產,只不過張斐也不敢這麼說,他在寫債務官司判例,就寫成債務重組,但那只是針對百姓,不曾想,還適用於官府。

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好傢伙!

賠償還不夠,還得來個債務重組,要知道是這結果,估計也就沒爭議了。

想當年范仲淹一句精簡官吏,就被官員們罵得懷疑人生,直接被趕出中央。

那可是范仲淹啊!

無論是地位,還是名望,都不是張斐能比的。

然而,張斐卻比范仲淹更狠,這說著好似直接要將官府都給廢除。

顛覆!

這真的是顛覆這些官員們對於官府的一貫認知。

對百姓這麼幹,那是可以的,但你對官府這麼幹,你咋不上天啊!

根據當下對於官府經濟的理解,官府要是實在沒錢,且非因貪汙受賄所至,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百姓增稅,即便是司馬光、包拯他們,也會贊成的,苦誰也不能苦官府啊。

官府要沒了,天下就沒了。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啊!

所以,饒是王安石、司馬光現在都是滿頭大汗,因為他們只知道,張斐是衝著裁官去的,但他們並不清楚,具體的內容。

然而,張斐這一番話,可比單純的裁官,還要恐怖,直接將根給挖了,官府都沒了,官員自然就沒了。

他們兩個都尚且如此,底下的官員們如何還忍得住,是二話不說,直接就開罵,還講個屁的道理。

搞什麼飛機!

MD!

難不成朝廷是你家開的。

其實這要是平時,估計大家也就認為這是一個妄人,說了一番妄語,只需哈哈一笑。

因為聽著就非常離譜。

不可能的。

可是這裡是立法大會,張斐說得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律法,關鍵皇帝還就坐在邊上,萬一皇帝腦袋裡面缺了一根弦,還真就這麼幹了,那還得了。

這必須要馬上、立刻、及時讓皇帝看到我們的決心,你要這麼幹,那大家就一拍兩散。

甚至有人當場就將張斐罵成逆賊。

這官府都沒了,國家還能存續嗎?

你懂不懂什麼叫做封建集權主義。

不懂就別在這瞎逼逼。

面對漫天的謾罵,張斐來到桌前坐下,喝口茶,非常認真看看文案,心中無比想念戰友許芷倩,以往這種時候,還能跟許芷倩聊聊天,但可惜今日他是孤軍奮戰。

其實這種場面,他早就習慣了,當年哪回上庭不被群噴,他只是不習慣在這被噴的時候,許芷倩卻不在身邊的感覺。

過得好一會兒,罵聲漸漸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