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故技重施(第1/3頁)
章節報錯
蘇轍說自己扛下一切,且不說他能否扛下,即便能,這對於他的政治仕途而言,也只是一個小坎,以他的能力和才智,以及他在朝中的人脈,將來還是能夠東山再起的。
很輕鬆!
這都不用去懷疑。
但是對於張斐而言,整個公檢法都是他的心血,檢察院也是他的,他可沒有將檢察院看成是別人家的。
你拿我家的家業去賭,你當然說得是義不容辭。
但話又說回來,這都是公檢法必須要面對的,如今蘇轍主動提起,這倒是一個好機會。
所謂風險有多高,這利潤就有多大,張斐得認真去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
於是,他讓蔡卞他們,認真查閱相關律例和相關制度,自己則是與許芷倩,討論制度改革方面的事宜。
目前來說,他不能只考慮判決的快感,他還得考慮到政治後果,要知道如今公檢法的強勢,它就不是一種共識,不是一種制度,而是皇帝加上一眾大佬的支援。
他必須要說服這些大佬,繼續給他提供支援,他才敢玩大一點。
然而,就在他為此案蓄力期間,關於綏州的一案,以及河中府各種官員的彈劾奏章,如雪片一般傳到京城。
全都是加急快馬。
要知道此案引發許多文官們的不滿,只不過他們也知道,跟張斐較勁沒啥意義,這最終做主還是朝廷。
要說到寫奏章彈劾,那可是他們的強項。
他們不再談論這種諤的對錯,因為相比較起來,種諤已經不夠看的,他們主要是針對那幾個指導原則。
這明顯是偏向武將的。
他們知道,這麼寫,在朝中一定能夠獲得很多支援。
果不其然。
這訊息一傳到朝廷,立刻引發軒然大波。
朝廷裡面毋庸置疑,絕對是文官的天下,直接屋頂蓋都罵翻了。
這是誰給他的權力?
富弼頓時感覺亞歷山大,我特麼就提了一句,不曾想那小子竟然玩得這麼大。
與此同時,詳細的庭錄也送到汴京。
張斐也不傻,當時審完,他就馬上將庭錄整理好,且是一式三份,給皇帝、政事堂、審刑院送去。
而以王安石為首的革新派,則是強烈支援此次判決。
垂拱殿。
“陛下,那些質疑此次審判的人,真是非愚則誣。根據庭錄來看,張庭長是帶有偏袒,但他不是偏袒武將,而是偏袒那些為國立功之人,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
在庭錄的最後,張庭長也說得非常明確,如果種諤當時出擊失敗,肯定就不是這麼一番判決。而理由則是國家和君主利益,此乃法制之法的最高原則,難道這也有錯。”
王安石是神情激動,口沫橫飛。
為什麼趙頊會如此看重王安石,就是因為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完全一致,就是要收復舊地,開疆闢土,成就霸業。
王安石為人是走儒家路線,但政治主張,則是更偏法家。
法家就是講究霸業。
庭錄上每一個字,他都是非常支援。
趙頊聽得是連連點頭,嘴角都微微上揚。
陳昇之、韓絳一看趙頊的態度非常明確,趕緊站出來表示支援。
反觀富弼、司馬光,則是猶豫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