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運籌帷幄(第1/4頁)
章節報錯
其實對於趙頊這一道密令,張斐並不覺太意外。
他在給趙頊的信中,並未有去過分去強調那精兵戰略,因為就北宋的地理環境而言,確實需要更多的駐守軍隊,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張斐在信中是強調皇家警察。
這套路依舊,與其去整頓軍政,費勁心思,將這攤渾水去肅清,就還不如另起爐灶,這個爐灶就是警署。
趙頊一直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之前做法,是警署從禁軍招多少人,就轉移多少財政過去。
若是直接裁軍,就可給予警署更多的財政。
另外,張斐還將蘇轍的建議,告知趙頊,而這也符合趙頊與張斐的計劃,那真正稅務司就是潛伏在暗中的。
這個間諜計劃,也是得到趙頊的極大認可。
當然,蘇轍對此是一無所知啊!
而張斐也不打算告訴他。
“不知張庭長考慮的怎麼樣?”蘇轍來了之後,語氣平淡地問道。
張斐稍稍審視他一眼,“冒昧問一句,蘇小先生似乎也不是很著急。”
蘇轍如實道:“說到底這也只是一個小案,將心比心,如果陳光是先到你們皇庭,張庭長來找我說,我也會慎重考慮的。”
這就是他與蘇軾最大的不同,他更懂得去妥協。
張斐點點頭,又道:“那如果我不答應了?”
蘇轍也未露出一絲失望,彷彿是在預計之中,“那我們也得想個辦法,為陳光討回公道,如果我們檢察院毫無作為,就算我們掩耳盜鈴,那也會貽人口實,那些對公檢法充滿敵視的人,定會就此製造輿論。”
“蘇檢察長言之有理。”
張斐點點頭,“光憑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受理這場官司,爭取為陳光討回公道來。”
蘇轍詫異道:“張庭長答應那麼幹?”
“不!”
張斐搖搖頭道:“我只是答應為陳光討回公道,而並非是答應蘇小先生的整個計劃。之前綏州一案,已經顯得我們咄咄逼人,不少官員對此是感到非常不滿,認為朝廷有偏袒我們。
如果再製造這麼大的風波,只怕真的會引起眾怒,無法收場,而且裁軍會影響到諸多邊州,我們卻只管河中府,許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蘇轍點點頭,心裡也認同張斐的擔憂,但問題是這不是一個個例,這是一個廣泛存在的現象,一旦為陳光討回公道,那引來不少人,於是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張斐道:“首先,我還是希望蘇小先生與他們商量一下,看看能否和解?儘量低調處理。
其次,如果鬧上公堂,也僅限於為陳光討回公道,不要去深究,我最擔心的就是那些官員認為我們會要清算舊賬,如此一來,可就沒有餘地周旋,可能會逼得他們狗急跳牆。
總之,我們還是儘量做到,不要去將事情鬧大。”
在政治中,一旦開始清算舊賬,那就是沒完沒了。
蘇轍皺眉道:“但是這可能也由不得我們做主,如果我們堅持起訴,他們就可能會將此事鬧大,否則的話,我也不會前來與你商量。”
張斐笑道:“蘇小先生可知我為何此時做出決斷嗎?”
蘇轍疑惑地看向他。
張斐道:“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朝廷那兩道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