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章節報錯
第 51 章
其實何映紅還有一個秘密,這個秘密除了她的父母跟哥哥那家人以外,她只在後來跟石倩說過,這個秘密除了石倩包括跟她同床共枕這麼多年的丈夫林墨她都沒有提起過,不過這件事林墨知不知道其實也不重要,這對她們的夫妻關系沒什麼影響,那就是她其實也不是如今所稱之為父母那老兩口的親生女兒。
至於她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她不知道,即便是如今她也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也沒有絲毫的興趣,她自然也不會去話費心思去解開這個謎團,因為這對她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意義,在她看來去因為這件事兒較真兒除了勞心勞神,最後也不過是徒添煩惱,當然了對於她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就是她現在的養父母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是如今的養父母抱養的,如同之前所講的那樣,何映紅從小長大的那個家鄉在她的印象裡真的是太窮了,尤其是她養父母那樣的家庭更是窮的一清二白,老兩口本來只有一個兒子,加上那個時候已經開始了計劃生育,所以也可以說是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只生一個好,當然對於當時何映紅的養父母來說他們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她們之所以就生養了那麼一個孩子是家裡太窮,實在是養不了更多的孩子,因為她們明白,一個女人一旦懷上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原本就三餐朝不保夕的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那就是首先就要面臨著一個眼前的問題,那就是肚子一天天的越來越大,那麼家裡裡裡外外的活計自然是少了一個精壯的勞力,然後就是孩子在肚子裡一天天長大,作為母體肯定每天吃的也就會更多,等到足月以後要面臨的更多,分娩,坐月子,如果女人奶水不足還要喝奶粉,這不僅僅是耽誤工,而且還要想到以後亂七八糟想到的以及想不到的各種花銷,這還只是眼前的,再長遠一些來看,那就是孩子一天天的大了,要不要上學,最起碼的讀個幾年書識幾個字還是要的吧,那也要花錢,如果是個男娃,以後還要給他張羅著娶媳婦兒,即使是個女娃,也討不到什麼便宜,不過相對來說比男娃好一些,所以在何映紅小時候她們老家那裡,很多像她們家那樣窮苦的家庭都選擇在自家女娃長到十五六歲有的甚至更早一些的時候,就用自己家的女娃跟別人家差不多同樣家境的人家換一下親,就是把自己家的女兒給人家去做媳婦兒,然後讓對方家的女兒來嫁給自己的兒子,這樣一來兩個家庭的男娃也都能有了媳婦,這種情況在那個時候當然也不是說只有何映紅她們老家那裡有,就像王鯢以及石倩的老家,那時候也不乏這樣的例子,這就是他們上邊的老一輩人所說的換親。
但是這種做法何映紅的養父母沒有去選擇,如同之前所講的那樣,家裡當時實在是太窮了,何映紅的養父母還的靠雙手在土裡刨食,他可不願意自己的媳婦再來一次懷胎十月,還有一點兒就是,這懷孩子也有賭博的成分,萬一再給來一個十月懷胎到時候再整出一個帶把的,那可就真讓他們兩口子沒法兒活了,所以兩口子在生下他們的兒子以後,何映紅的母親就就做了結紮,但是他們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兒子考慮,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最後擺在了他們兩口子的面前,那就是兒子以後討老婆怎麼辦,他們家沒有女兒,所以找個人家換親這條路肯定是走不通了,但是讓他們花錢去給兒子娶一個,他們兩口子合量了一下自家條件,最後得出的結果是那也夠吃力的,所以最後還是何映紅的母親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抱養一個女孩,養在自己家裡,等到十四五歲了,就由女兒變成兒媳婦,剛好何映紅的舅舅在縣城流竄著打一些散工,其中有一個工作就是幫醫院收一下醫療垃圾跟打掃一下衛生什麼的,他從自己妹妹口中得知了妹妹跟妹夫有這麼個想法後,他很是支援,於是沒過多久之後,他就把一個出生不久的女嬰給抱到了何映紅養父母家裡,用他的話來說,這是他在縣城醫院打散工時候撿來的孩子,他沒有說謊,何映紅就是被她的親生母親遺棄的。
對於哥哥抱到家裡的這個剛出生的女嬰,何映紅的養父母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哥哥已經給她們證實了,女嬰是一個身體很健全的嬰兒,那時他們的兒子已經八九歲了,兩口子合算著把這個女嬰養在家裡十四五年,那個時候兒子也不過二十出點兒頭,到時候給兒子當老婆也不算太晚,就那樣那個女嬰從此便落戶在了那個家庭裡,她的養父姓何,關於何映紅這個名字,那是養父一次去鎮上買東西,聽見學校裡的孩子們正在上課,當時老師正在教學生們那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他聽到了那句映日荷花別樣紅,聯想到自己姓何,養父於是便一時興起給她取了個映紅這樣的名字。
如果說何映紅的出生是不幸的,也有道理,起碼來說,一出生就被自己的親生母親遺棄,這就是最大的不幸,至於後來在養父母這樣家境的一個家庭裡長大這件事來說,我們不能說是她的不幸,其實也有幸運的一面,首先來說這個家庭很窮苦,這是真的,但是她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一天天的跟全天下同樣的孩子們一樣最後長大了也是真的,隨著她一天天的長大,雖然也是經常的灰頭土臉,但是養父母是一天天的更加高興,因為盡管這地方那個時候天氣惡劣,土地貧瘠,孩子們都整天灰頭土臉的,甚至臉龐上還被西北風給吹的深紅幹裂,但是兩口子發現一天天長大的何映紅真的是一個小美人胚子,這要是以後做了他們的媳婦兒,那還不得把這十裡八村的女孩子小媳婦兒們都得給比下去了,但是他們兩口子沒有想到的是何映紅隨著一天天的長大所漸漸強烈的那種逃離那個地方的決心,更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寶貝兒子會白白浪費了他們兩口子的一番苦心,不僅如此從何映紅到了七八歲的時候該讀書的時候,他們老兩口的兒子也就是何映紅的哥哥就舉雙手贊成自己的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好好讀書,那個時候何映紅的哥哥早就輟學了,因為他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他不是塊讀書的好材料,但是他漸漸的發現他的妹妹是個讀書很有天賦的人,也許這就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吧,具體是因為什麼誰又知道呢!
所以在何映紅小學讀完之後,父母決定讓她回家等著過一兩年給她哥哥做老婆的時候,她的哥哥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為了這個跟自己原本沒有什麼血緣關系的妹妹不惜跟生養他的親生父母鬧翻,那個時候他已經在鎮上的一個飯館裡待了好幾年了,已經榮升了當時店裡掌勺的大廚,所以在何映紅小學畢業以後,養父母就斷了供她讀書這塊兒的開銷,也可以這樣說,從她上初中開始,她的學費都是由她的哥哥給負擔的,一直到她讀完高中讀大學,後來她的哥哥嫌在鎮上掙的錢少,又輾轉去到了縣城,那些年他掙的錢差不多都用在了供何映紅讀書上,也正因為這樣,他一直也沒有找到一個姑娘成家,隨著何映紅去的地方越來越遠,去的城市越來越大,她的眼界也變得越來越高,所以他的哥哥明白,這個原本可以成為他老婆的妹妹跟他的緣分最終也只能定格到兄妹這個層面上了。
何映紅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雖然養父母對於她來說,算不上一對多麼好的父母,但是對於她那個哥哥對她的恩情,她還是會銘記終生的,後來她漸漸的發達以後,第一時間就在哥哥工作的那個縣城給買了房子,也回報給他們了力所能及的豐厚的補償,哥哥也找了一個當地本本分分的女人結婚生子了,跟林墨結婚之前,她每年過年的時候也都會回老家去,跟林墨結婚以後,為了公平起見,他們選擇每年春節的時候輪換著來,就是今年去她的老家,下一年回林墨的老家,再後來領養了瑤瑤,過年的時候就帶上瑤瑤一起一家三口,這就是何映紅的原生家庭,相比之下林墨的原生家庭要簡單的多,也要比何映紅幸福的多,他們家原本就生活在城裡,林墨的父母也都是高知家庭,家境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還算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