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章節報錯
第 34 章
王鯢自從父親病逝回家以後則一直在老家待著,就那樣一直陪母親過了父親的五七祭日,期間他哥哥回了一趟老家,接兩個女兒回上海,他們走後,家裡就只剩王鯢跟母親兩個人了,過了父親五七祭日後,他也準備返回常城了,當時是帶上老太太一起,老太太暈車,擔心回常城十多個小時的車程她受不了,所以王鯢堅持給母親定了火車票,這些年老太太都堅持坐那種臥鋪綠皮車,雖然比高鐵飛機慢,但是能躺下睡覺,所以王鯢就給老太太定了那種車的臥鋪票,這樣也好,省的如果說坐高鐵他再聯系常城那邊的人接站了,就那樣他先把老太太給送到了火車站,然後他再從火車站直接開車回常城,大概算下來母子倆到地方的時間差不多,眼下正好是不過年不過節的時候,高速上也不堵車,所以王鯢開車要比母親坐火車快,覺得疲勞的時候,他也會找就近的服務區停車休息一會兒,就那樣當他到了常城火車站的時候,母親坐的那趟車還沒到呢,他在車站那裡等了一個多小時,母親的那趟車才到站,接上母親以後,他們便直接回了他在常城的家。
回到家後王鯢僅著家裡有的食材隨便做了些吃的,跟母親一起隨便吃點兒飯,畢竟都趕了一千多裡路了,以王鯢對母親的瞭解在火車上她自然是不會花錢買火車上的飯來吃或者水來喝的,不是因為別的,是老太太不捨得花錢,有一件事兒過了這麼多年王鯢依然印象深刻,那就是他年少時候跟父母在老家時的一件事兒,有一天下大雨,他們母子倆趁著快要下雨的時候去地裡給莊稼上肥料,下雨的時候母子倆拉著車頂著雨往家裡跑,那時候老家的道路大部分都還是土路,一下雨就到處泥濘的那種,在回去的路上母親停了下來,當王鯢好奇的時候,他見母親彎下腰用手在那泥濘的路上一手水一手泥的挖著什麼,很快他知道了,原來母親在那泥濘的道路上看到了一個一毛錢的硬幣,在水泥的沖刷下那枚硬幣漏出了一點側面的邊角,結果母親看見了,就為了那一毛錢,母親硬是在那裡摳了起來,這在當時王鯢是很不能理解的,但是後來他明白了,那就是他父母那一代人都是從苦日子挨過來的。
母親比父親小幾歲,所以母親出生的那時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正是這個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之前常聽母親講起過,當時真的很苦,母親跟王鯢講過最多的就是,在她小時候,最困難的時候,連續五天連一粒米都沒有進食過,說當時王鯢的舅舅跟外公兩個人拉著車子出去賣東西換口糧,好幾天都沒有回來,當時母親還有王鯢的外婆還有母親的奶奶一天三頓全靠喝水,當時家裡僅有的幾口吃的要先僅著老的也就是王鯢母親的奶奶來吃,最後王鯢母親實在是受不了了,跟她奶奶說自己估計快要死了,問奶奶能不能把僅剩的那半塊兒白蘿蔔給她吃時,當時她的奶奶看著自己的孫女,也算是動了惻隱之心答應了,把那半塊兒蘿蔔頭給了王鯢的母親吃,結果母親才算撿了條命撐到了父親跟哥哥換糧食回來,就包括母親跟父親的婚事,也是聽當時的介紹人說王鯢父親這邊父子倆都是廚師,尤其王鯢的爺爺,那還是縣城裡有名的大廚,那個時候是在縣招待所給領導們做飯的,所以母親嫁過去以後肯定不會說吃不上飯挨餓,就這樣母親包括王鯢的外公外婆就同意了,在那樣的歲月裡,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能誘惑人的嗎,能填飽肚子如今聽起來雖然有些荒謬,但是在王鯢母親當時那個時候家裡處在那樣的處境選擇王鯢的父親這樣一個家庭確是最實際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那段經歷,所以勤儉節約的觀念在父母那輩人的觀念裡根深蒂固。
“念念媽也在這個城市對吧?”母親一邊吃飯,突然問道。
“嗯。”
“那你問問她,看看能不能找個時間,讓我去看看她們娘倆行嗎?”
“念念你眼下是見不了,他現在杭州他幹媽家呢,你要是想他了可以跟他影片聊聊天,他媽媽的話過兩天吧,我跟她商量一下看看找個時間好吧。”王鯢看著母親說道。
“行。”
“我如果見她,有哪些應該注意的嗎?”母親問。
“她人很好,但是我希望你如果見到她盡可能的不要去提我跟她之間的事兒,你可以多跟她聊聊念念,以及對人家讓念念回老家參加爺爺的葬禮表示一下謝意就行了。”
“老孃還是希望你能有個家呀兒子!”老太太看著王鯢感嘆道。
“如果你真想你兒子我跟念念他母親能有個好結果,我建議你還是聽我的,照我說的去做。”王鯢對母親說道。
王鯢似乎都能完全不差的預料到母親如果見了石倩以後會說些什麼,他不想老太太依仗著自己一把年紀去在道德上給石倩壓力,以他對石倩的瞭解那樣的話真的會適得其反,如果照著他的本意,母親真的沒必要去見石倩,但是老太太既然有這個念想,那麼做兒子的自然也不能忤逆了老太太的意,不過他是真的希望老媽能照他說的那樣去做,不過他不敢肯定母親會聽他的,所以他為了保險起見決定自己先找石倩一趟去做些鋪墊。
母子倆吃過飯之後,他為母親收拾了臥室,讓母親躺下好好睡一覺,從老家回來這一路,他也熬的不能行,在安頓好了母親後,他自己也回臥室好好的睡了一覺,一覺睡到了下午兩三點鐘,看見母親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起來了,在屋裡打掃衛生,他跟母親打了聲招呼,然後出去找了個就近的取款機,取了些現金,留給母親用,因為老人沒有也不會用什麼微信還有支付寶支付之類的,取完錢他便回了家,把錢交給了母親,然後帶著母親出來去了趟離家就近的菜市場還有超市,以備自己如果哪天不在家的時候,老太太想去買些菜什麼的找不到地方,母子倆逛完了菜市場跟超市後王鯢開車帶著母親去了酒樓,剛好趁著霞姐在,看看到時候徐天那邊抽不抽的開身,行的話也喊上徐天一起,在自家酒樓擺一桌為老太太的接風宴。
“阿姨,這可是您兒子的店,以後您老呀就不用想著說在家裡開火啦,什麼時候餓了就來店裡開飯。”下午五六點的時候趁著酒樓開始上客之前,霞姐還有徐天在店裡一起為王鯢還有他母親兩個人擺酒接風。
“我一老太婆,在家也沒什麼事兒,還是自己想吃啥就消磨著時間做點兒對付幾口就行了,天天往這店裡跑,不值當得。”老媽笑著說道。
“又不用您老人家走路,來回有車接車送呢。”徐天說道。
“你還別說這個,就這個老太太覺得最要命。”王鯢說道。
“暈車呀?”徐天問。
“暈的厲害。”王鯢母親說道。
“那也簡單,想吃啥了就跟您小兒子說,您老在家待著讓他給您送去。”霞姐笑著說道。
“那不真成了兒子的大包袱了。”老太太笑著說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可是做子孫的福氣,怎麼能算是包袱呢!”霞姐說。
“看到他能有你們這樣的至交好友,我就心滿意足了,他父親的喪事兒上,也沒顧的上好好招待兩位,我一直跟他說來著,一定得當面好好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他的關照。”老太太說道。
“阿姨,這個我可不敢當,他可是我老闆。”徐天笑著說道。
“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這個兒子我知道,沒你們的幫襯,他怎麼能有今天呢!”
“沒這麼言重阿姨,也是您的這兒子夠優秀,有道是幫窮不幫懶,救急不救窮,如果不是他本身夠優秀,那是人能幫襯的起來的嗎?”霞姐說道。
“好啦,就咱們幾個,也都不是外人,客套話差不多就到此為止吧,再客套下去,菜都涼了。”王鯢笑了笑道。
王鯢明白,雖然母親一把年紀,但是在眼前霞姐還有徐天這兩個人精這裡在嘴皮子上是佔不到便宜,他及時插話,也確實是有點兒擔心,再這麼聊下去,母親不知道還能往外邊說出什麼呢,不是說作為兒子說自己老孃的不好,是這幾年王鯢明顯的感覺到母親的腦子已經嚴重退化了,通常一件事兒,母親能隔三差五的好幾遍的講,以前常聽人說老糊塗老糊塗,原來人老了,腦子會真的變成一鍋糊塗醬,他曾經跟母親說過,讓她試著看看書,鍛煉一下記憶力,但是老太太說她這個年紀,都老眼昏花了,再說一個農村的老太太,一輩子都沒怎麼看過書,如今這個歲數哪兒還能看的進去呢。
他不在這段時間,霞姐給店裡招了一個店長,霞姐經過一段時間對他的觀察還不錯,不過霞姐明天就準備回廈門了,用她的話來說,這次在常城呆的時間可真不短了,算下來快兩個月了,所以她在席間交代王鯢,讓他再觀察一段時間這個新招來的店長,如果覺得能力各方面都沒什麼問題,那麼王鯢也就可以完全放開手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新店那邊有徐天,這是她所不用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