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掌印:掌印大人生氣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75章 掌印:掌印大人生氣了
裴知晏聽清了她的話,垂眸看了眼坐在他胳膊上的孩子,或許是養久了確實有些相似。
軟轎在宮外等著,彩芝和小福子帶著孩子從東華門出去,兩隊人馬在城郊彙合。
宮外自然是比宮裡熱鬧,各路攤販吆喝叫喊。
扛著糖葫蘆的老伯手裡拿著撥浪鼓,一邊搖晃一邊唱著悠長的小調。
沅沅掀開車簾看的新奇,路人也紛紛打量著這輛馬車,後面跟著一眾偽裝成家丁的錦衣衛。
“我想吃那個。”
“姑娘你等著!”
小福子立馬叫停車夫,掏了碎銀子買了一串糖葫蘆給她。
酸酸甜甜的山楂十分可口,沅沅拿著竹簽小口小口的吃著,她吃不了太酸的沒勇氣大口咬。
而裴知晏走的那條街道和她們截然相反,城中子民看到穿著蟒袍的掌印太監,一個個唯恐避之不及。
一路上景色蕭條,商販們個個垂頭不語,彷彿多看他一眼就會丟了命。
死氣沉沉氛圍十分壓抑,裴知晏坐在馬背上目光平淡的看向遠方。
他並不覺得這些百姓可憐,這都是他們應該承受的。
當年大街小巷都是辱罵他阿姊和阿爹的惡言,甚至有孩童編了歌謠傳唱。
裴家的宗祠外日日都有人辱罵,甚至還有人合夥放火燒了個一幹二淨。
他阿爹為了天下百姓死在沙場,北蠻來犯朝廷無一武將堪用,裴芝鶴主動請纓遠赴邊關。
大慶軍力薄弱阿姊以一己之力強撐數月,讓城中百姓安全轉移,拼死一戰被俘。
死前受盡折磨,鐵骨錚錚任敵軍如何磋磨也不曾俯首跪拜,被活活打斷雙腿,割下首級懸掛於敵軍城門之上。
裴家世代守護大慶子民,最終卻背負罵名不得善終。
他的外祖父晏閣老,為天下計為百姓計,減輕賦稅為為民伸冤,忠義清廉,拿出全部俸祿接濟學子。
而他被人構陷時,卻無一人記得他的好,他曾栽培過的學生都恨不得踩上他一腳。
在他被斬首示眾時,沿路被人丟爛菜葉,他的功名就此隱沒在聲聲討伐中。
那些灰暗的日子裡,他能聽到街頭說書人對阿姊的辱罵與編排。
能聽到百姓唾罵裴家通敵賣國,才致使他們如今過的貧苦。
他們把最骯髒最下流的措辭用在阿姊的身上,光是想一想就讓他恨不得屠盡天下人。
如今裴知晏就要讓這群愚民看看,那些所謂風骨之臣能為他們做什麼,他們所仰賴的天子又是如何。
究竟誰才是忠君愛國庇護天下的忠義之士。
這些人能得一口氣茍延殘喘,已是自己對他們最大的寬容。
也合該他們嘗嘗這種壓抑痛恨卻又無可奈何的窒息。
城郊荒蕪路上沒什麼行人,裴知晏的隊伍和孩子彙合。
郊外的楓葉紅似火,沅沅看著老頭爹騎馬,張開手躍躍欲試也想騎馬。
裴知晏將她抱起坐在馬背上,小家夥起初有些害怕小手緊緊抓著白馬的鬃毛,適應後便想抓他手裡的韁繩。
從都城到漓洲要走上十日,到達下一個驛站前都是山路。
夜裡將士們在郊外紮營休息,中間的空地上生了篝火。
沅沅坐在石頭上啃著幹糧,白日吃的都是從宮裡帶出來的糕點,吃多了有些口渴。
那些東西只能當做點心吃,三餐還是要吃些熱乎的才行。
原本出遠門的熱情消散的無影無蹤,小手裡攥著幹巴巴的饅頭。
“吃不下?”
裴知晏察覺出她情緒不大對,這些吃食於他而言不算差,行軍打仗吃的比這更糟,只是孩子還小適應不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