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北洋海軍(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章北洋海軍
清帝國將北洋水師的成立儀式作為秀肌肉的舞臺。
西伯利亞艦隊也接到清帝國的邀請,參加在月號在劉公島舉行的北洋水師成立儀式。
阿列克謝耶夫不太想去。
西伯利亞艦隊那幾艘破船,排水量最大的只有00噸,服役時間已經超過0年,實在是拿不出手。
清帝國最先進的“定遠”和“鎮遠”是戰列艦,排水量都超過000噸,放在歐洲都可以稱得上是新銳戰艦。
於是阿列克謝耶夫就病了。
“喬治,想不想去清帝國出差?”
米柳京對清帝國還是挺有興趣的。
“這還有咱們的事呢?”
喬治骨子裡也是愛湊熱鬧的。
“去看看嘛,你不是整天唸叨著著要南下?”
米柳京不怕丟人。
清帝國成立北洋水師,在遠東是難得的大事,東亞國家和英、法、俄這三個當世海軍三大強國,都在清帝國的邀請之列。
清帝國準備在儀式結束後舉行北洋水師艦隊分列式,各國海軍也將參加。
阿列克謝耶夫就是因為這個才生病的。
喬治也不怕丟人,去就去。
阿穆爾軍區沒海軍,喬治和米柳京還是乘坐“多爾戈魯科夫”號前往清帝國。
年,清帝國決定創辦海軍,北洋大臣李少荃奉命籌建北洋海軍。
從年開始,李少荃陸續從英國和德國訂購軍艦,至年已擁有軍艦艘,輔助軍艦0餘艘,運輸船0餘艘,官兵共計000餘人。
嚴格說來,北洋水師並不是清帝國的艦隊,而是屬於北洋大臣李少荃的私人艦隊。
《北洋海軍章程》規定,北洋海軍設提督一員,統帥全軍,負責具體的訓練和日常事務,但卻只歸北洋大臣節制調遣;其他大員,如無朝廷的明文,不得調遣和指揮。
北洋海軍水師提督丁汝昌,是一個對海軍一竅不通的騎兵軍官。
北洋海軍內部使用英式口令,丁汝昌甚至連英語都不會,完全無法指揮艦隊作戰,這也為北洋水師日後的覆滅埋下伏筆。
北洋海軍副提督琅威理是英國人,他同時擔任北洋海軍總教習,負責北洋海軍的日常管理,以及組織、操演、教育和訓練工作。
喬治和米柳京在月號抵達劉公島,受到丁汝昌和琅威理的熱烈歡迎。
喬治和米柳京來的是比較晚的,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和海軍省第一局長兼海軍大學校校長伊東祐亨在0號就已經抵達劉公島。
“阿列克謝耶夫將軍的身體還好嗎?”
琅威理對阿列克謝耶夫無法到場感到遺憾,閱艦式至少有0%,是為阿列克謝耶夫準備的。
“只是偶感風寒,過段時間就會痊癒。”
米柳京對琅威理很好奇,你一皇家海軍中校,不好好在皇家海軍服役,跑到清帝國擔任北洋水師總教習,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