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俄羅斯體系(第1/3頁)
章節報錯
都說義大利人最擅長站隊。
其實並不是,美國才是最擅長站隊的牆頭草,義大利是見風使舵。
和英國的協議,是美國習慣性的兩頭下注,既想和俄羅斯瓜分歐洲市場,又想和英國聯手謀求利益,標準的既要又要。
現在的合作只是美國人的試探,如果俄羅斯的反應並不強烈,英美之間接下來還會進行更緊密的合作。
喬治從來不是道德君子,早就暗戳戳給美國挖好了坑。
美國人自以為得計,透過英國向歐洲傾銷商品,在和俄羅斯商品的競爭中暫時獲得領先優勢。
自俄羅斯和美國簽訂協議之後,以特拉華汽車集團為首的美國資本家開始了新一**規模投資,修建更多工廠,僱傭更多工人,生產更多商品。
表面上看,美國經濟正在快速增長,形勢一片大好。
但實際上美國生產的商品,已經遠遠超出美國的需求,一旦歐洲的需求下降,美國就會爆發經濟危機。
喬治在國防會議上強調了三件事,第一:繼續提高俄羅斯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維持俄羅斯的技術優勢。
第二:加大對技術兵種的重視力度,提高技術兵種在現役軍人中的所佔比例。
最後是繼續加強和盟友之間的合作,以對抗國際局勢帶來的壓力。
在經濟上,俄羅斯同樣要對美國進行反制。
不過反制的方式不是和美國人進行價格戰,而是透過輿論提高俄羅斯商品的美譽度。
世界大戰前,英國為打壓德國商品,將德國商品打上“德國製造”的標籤,對德國商品進行汙名化。
俄羅斯商品上同樣有“俄羅斯製造”的標籤,來證明俄羅斯商品的真材實料。
同樣都是罐頭,美國出口到歐洲的罐頭,使用了大量美國人不食用的動物內臟或邊角料,相對於俄羅斯商品的成本要低很多。
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牛肉罐頭,牛肉的含量超過百分之九十,對比黑心的美國奸商,俄羅斯罐頭更符合歐洲人的習慣。
時下的歐洲,尤其是德國,剛剛擺脫了經濟低迷,還沒到追求食品安全的程度,有的吃就不錯了。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德國人遲早會越過吃得飽這個層次,開始追求吃得好。
喬治希望歐洲人能瞭解俄羅斯商品和美國商品的不同,這樣歐洲人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質時,自然會拋棄偷工減料的美國商品,將價格雖然高一些,但是質量更好的俄羅斯商品作為第一選擇。
以俄羅斯對歐洲的影響力,要做到這一點輕而易舉。
進入月,歐洲商家都開始為聖誕節做準備,這是絕大部分歐洲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月號,英國《泰晤士報》對倫敦市場上的牛肉罐頭進行測評,最終得出結論,美國在倫敦銷售的牛肉罐頭雖然價格稍低,但是質量上遠不如真材實料的俄羅斯牛肉罐頭。
月號,《泰晤士報》又對英國市場銷售的汽車進行測評,最終結論是美國汽車除了便宜之外一無是處,和俄羅斯汽車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英國價格最低的汽車不是俄羅斯的北極星也不是特拉華的聖甲蟲,而是福特的T型車。
T型車為追求成本優勢,簡化了汽車上所有的不必要設施,甚至為降低成本只生產黑色的T型車,這讓福特一舉成為美國銷量最高的汽車品牌。
特拉華汽車集團本身就是福特的股東之一,T型車的熱銷並沒有影響特拉華汽車集團的利潤。
在英國,T型車的售價比北極星低大約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