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尤里耶夫大公國的利益受損,俄羅斯絕不會坐視不管。

但管到程度,誰都不能確定。

如果奧匈帝國能預料到,為斐迪南大公復仇會導致奧匈帝國滅亡,奧匈帝國還會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嗎?

如果威廉二世不那麼自大,選擇和俄羅斯結盟,而不是奧匈帝國,世界大戰的結果還會是這樣嗎?

如果——

歷史沒有如果。

拳頭沒有打出去的時候才最具威懾力。

所以沒有表態的俄羅斯才是最危險的。

俄羅斯確實不缺鐵礦石。

但是0億噸含鐵量在0%以上的鐵礦石,對於俄羅斯同樣充滿誘惑力。

更何況那不是0億噸,而是超過00億噸。

俄羅斯雖然沒有表態,但是在英國國會透過《鋼鐵法案》之後,俄羅斯直接將常備軍從0萬增加到0萬。

新增0萬常備軍,對於一個面積超過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億人的國家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件。

以俄羅斯的體量來說,常備軍應該至少維持在0萬人左右,才符合俄羅斯的國情。

現在的俄羅斯,和帝俄時代的俄羅斯相比有著質的提升。

世界大戰爆發時,俄羅斯帝國有萬支步槍,00挺機槍,0門火炮,00輛裝甲戰車,以及00餘架各式飛機。

年的當下,俄羅斯的步槍數量是00萬支左右,機槍的數量增加到大約.萬挺,火炮數量.萬門,裝甲戰車00輛,各式飛機00架。

步槍的數量雖然減少,但是相當一部分步槍已經從栓動步槍提升為半自動步槍;重炮(00毫米口徑以上)數量從0門,增加到00門;裝甲戰車的平均噸位從噸增加到0噸;轟炸機的載彈量從00千克增加到.噸,航程也從00公里增加到00公里。

這樣的俄羅斯,是令人生畏的。

俄羅斯新增的0萬常備軍,一半是海軍陸戰隊,一半是快速反應部隊。

所謂快速反應部隊,是指能在極短時間範圍內迅速部署的戰鬥部隊。

世界大戰前,衡量各國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動員速度,各大參戰國中,德國的動員速度是最快的,軍隊從0萬擴充到萬隻用了個月。

與之相對的是,基欽納的百萬陸軍計劃,直到世界大戰結束都沒有完成。

喬治對於快速反應部隊的要求標準是:快速反應部隊從克里米亞出發,能夠在0天內抵達東印度。

聽起來一個月貌似很漫長。

但是從克里米亞到東印度,如果不透過蘇伊士運河,途中至少需要天。

這意思就是從命令下達到部隊出發,只有小時。

俄羅斯的擴軍計劃,引發英國和法國的強烈擔憂,張伯倫在國聯指責俄羅斯蓄意挑起軍備競賽。

小尼古拉風輕雲淡:如果英國將皇家海軍的規模縮減到萬人,俄羅斯就將陸軍的規模削減到0萬人。

理由是英國本土面積.萬平方公里。

張伯倫氣結:英國有龐大的海外利益需要維護。

小尼古拉針鋒相對:俄羅斯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0萬兵力用於防禦尚且不足,真想蓄意挑起軍備競賽,應該將陸軍常備軍規模至少擴充到0萬才對。

“任何想要危害俄羅斯利益的人或國家,都將遭到俄羅斯的殘酷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