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人之砒霜,吾之蜜糖

如果可以,克里孟梭很想將德國徹底肢解,分裂成四五個小公國,這樣才不會對法國產生威脅。

勞合·喬治為了大陸均衡反對過分削弱德國。

威爾遜為了加強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同樣反對過分削弱德國。

小尼古拉最開始的態度,和克里孟梭差不多,也贊成將德國徹底切割。

但隨著時間推移,小尼古拉的態度開始轉變。

將德國徹底肢解對俄羅斯有好處嗎?

有,但不多。

一個可以打破歐洲秩序的德國,對俄羅斯更有利。

沒有了德國,法國就將一家獨大,這對俄羅斯同樣是不利的。

:的局面下,克里孟梭不得不放棄徹底肢解德國的構想,將更多精力放在為法國爭取實際利益上。

除了領土之外,戰爭賠款也引發巨大爭議。

克里孟梭統計了法國的損失後,向德國提出的賠償額是000億金馬克。

這個要求太過分了,德國現在已經油盡燈枯,把所有德國人都賣了也賣不到這個價格。

這還沒算德國給俄羅斯、英國、比利時、美國造成的損失呢。

俄羅斯在戰爭中的損失比法國更大。

克里孟梭都敢要000億,小尼古拉也不客氣,張嘴就是萬億。

勞合·喬治和威爾遜很無奈,你們倆這是大胃王比賽麼。

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年,德國gdp才差不多一萬億馬克。

威爾遜發揚風格,表示美國可以不要賠款,希望克里孟梭和小尼古拉降低賠款標準。

克里孟梭張嘴就懟。

“德國消失的黃金都在美國,你們已經透過自由貿易賺到了足夠的錢——”

“俄羅斯在戰爭中損失了000萬人,德國必須作出賠償。”

小尼古拉嘴裡的資料沒個準,一個星期前還00萬呢。

俄羅斯是一共動員了00萬人參戰,傷亡總數大概在00萬人左右。

“你能不能把資料計算準確了再說?”

克里孟梭不是老虎,是瘋狗,逮誰咬誰。

“先生們,我們都現實點吧,德國人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勞合·喬治發愁,這可怎麼辦。

克里孟梭和小尼古拉這不是敲詐德國,而是在敲詐英美。

英國為了大陸均衡,美國為了在歐洲持續產生利益,戰爭結束後肯定會加大對德國的扶持力度。

德國沒錢不要緊,可以拿資源和產品抵債,克里孟梭盯上了魯爾區的煤礦。

魯爾是德國的主要產煤區,把這一塊拿走,德國工業就少了一條腿。

俄羅斯對德國的資源倒是沒什麼要求,對德國的工業品還是比較有興趣的。

戰爭爆發前,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主要貿易方式是:俄羅斯從德國進口工業品,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糧食。

兩國之間交惡,也是從限制貿易開始。

以喬治對工業的重視力度,俄羅斯接下來對德國工業品的依賴程度將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