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以毒攻毒(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章以毒攻毒
美國總統威爾遜抵達巴黎的時候,勞合·喬治和克里孟梭、小尼古拉已經為瓜分勝利果實吵了半個多月。
這半個多月的成果是,讓彼此都知道了對方的要求。
法國要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及薩爾地區,還想割佔萊茵河東岸。
俄羅斯要加利西亞和日德蘭半島。
英國要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
威爾遜在來到巴黎之後,立即丟擲一個大瓜:成立國際聯盟。
威爾遜聲稱,國際聯盟的目的,是以談判解決糾紛。
實際上是希望透過國際聯盟,擴大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跟英法俄相比,威爾遜的確是勢單力孤了點。
英聯邦是一大堆國家,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紐西蘭等等。
俄羅斯小弟一大群,東印度和保加利亞且不說、羅馬尼亞、希臘、日本等國,也為世界大戰做出了巨大貢獻,都具有一定話語權。
法國因為沒小弟,高舉皿煮大旗,吸引了一大堆想找大哥的國家,向法國靠攏。
還有一些希望透過巴黎和會贏得獨立地位的地區,也希望得到法國的支援。
威爾遜現在的面對的就是這個局面。
如果不打破這個局面,美國將沒有任何話語權。
威爾遜提出國際聯盟的第一時間,就遭到勞合·喬治和克里孟梭的反對和嘲笑。
國際聯盟是想讓所有國家都派出代表,商討解決國際糾紛。
這個設想是好的。
可明明兩三個人關起門就能解決的事,為什麼要拉一大群人一起談?
威爾遜太天真,居然拿歐洲人發明的東西來忽悠歐洲人,這也太不拿歐洲人的智慧當回事了。
勞合·喬治和克里孟梭都是八百個心眼子的人精,兩人眼珠子一轉,就給威爾遜挖了個坑。
既然是威爾遜提議成立國際聯盟。
那就由威爾遜負責籌建。
那既然國際聯盟是所有國家都可以參與,那就由所有國家的代表坐一起,先討論出一個章程出來。
威爾遜對老歐洲的陰險還不夠了解,興致勃勃的投入這份工作,一轉眼就是一個月。
這一個月不能說一點進展都沒有。
至少所有國家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國際聯盟成立的必要性。
但是在國際聯盟的組織結構,以及運營模式上,威爾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威爾遜的設想是,如果遇到矛盾,以投票方式進行解決。
代表尤里耶夫大公國參加會議的德揚提出一個問題:投票如何計算?
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一個國家一票。
可這是不可能的,阿比西尼亞帝國(衣索比亞)的一票,和英國首相的一票能一樣嗎?
那要不阿比西尼亞算一票,英國算兩票?
這可就是紅果果的不公正了。
萬一有一天阿比西尼亞強大了,英國衰弱了,難道要倒過來。
過家家也不能這麼過啊。
整整一個月,威爾遜連投票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回頭一看,勞合·喬治和克里孟梭、小尼古拉躲在凡爾賽宮的小黑屋裡,都已經開始討論瓜分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了。
威爾遜如夢方醒,要求勞合·喬治和克里孟梭、小尼古拉,也要參與到國際聯盟的籌建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