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伊格納蒂耶夫的禮物(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章伊格納蒂耶夫的禮物
新世紀之後,尤其日俄戰爭之後,喬治的名字響徹俄羅斯,和當年的蘇沃洛夫一樣,成為所有俄羅斯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在年輕人心目中,沙皇是腐朽**制度的代表,必須被推翻。
但如果喬治是沙皇,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尼古拉久居深宮,為防止刺客刺殺,出入都是裝甲車,從不在公眾面前露面,為保持所謂皇權“神秘感”高高在上,何不食肉糜。
喬治開疆拓土,打完日本打奧斯曼,打破英國封鎖的同時,為帝國奪取黑海出海口,順便從無到有,創下諾大一份家業,不管從任何方面,都堪稱年輕人的楷模。
咱先別管喬治是不是從無到有,就說家業大不大吧。
聖彼得堡某些居心莫測的媒體,為攻擊沙皇制度,頻繁拿海參崴和聖彼得堡作對比,結論是海參崴比聖彼得堡好一百倍。
於是聖彼得堡的年輕人才知道,帝國的未來在遠東。
喬治曾因為海參崴工人的高工資,被聖彼得堡貴族階層嘲笑為“敗家子”。
於是聖彼得堡工人才知道,原來一個人真的可以靠努力工作,不僅養家餬口,而且還有時間享受生活。
小時工作制的初衷是:小時工作,小時休息,小時自由支配。
制度是否合理,真的和制度無關。
俄羅斯人至今懷念葉帝和彼得大帝,充分證明人們討厭的不是沙皇,而是尼古拉。
喬治將伊格納蒂耶夫安排去內政部,擔任維特的副手。
伊格納蒂耶夫隔天就給喬治送了一份大禮。
俄羅斯內陸地區由於臨時政府推行的餘糧徵集制,農民生活陷入困頓,急需救助。
伊格納蒂耶夫以前在內政部就負責土地工作,跟各地農民代表團成員都很熟。
月號,一支來自克里米亞的農民代表團來到君士坦丁堡。
代表團團長尤里為喬治帶來了麵包和鹽,這是最高禮節。
見到喬治的時候,尤里按照傳統,跪下想親吻喬治的靴子。
喬治把鬚髮皆白的尤里從地上拽起來,這麼大的大禮當不起。
尤里看著喬治淚眼朦朧,嘴裡喃喃自語:“像!太像了!”
喬治的身高,和亞二一樣都是一米九。
相對來說,尼古拉的身高就矮了點,尤其是和喬治、小尼古拉站一起的時候,就像兩個大人帶著一個小孩。
“陛下,救救您的孩子吧——”
尤里放聲大哭,代表團其他人員也跟著嚎。
連伊格納蒂耶夫也跟著抹眼淚。
喬治怒視伊格納蒂耶夫,你這是啥意思?
伊格納蒂耶夫問心無愧,他希望喬治能傾聽民間的聲音,不要像尼古拉一樣與世隔絕。
好一陣,尤里和代表團成員們才平復心情,重新落座之後,尤里向喬治訴苦。
“很多人家中已經徹底斷糧,男人應徵入伍,戰死沙場,只剩下女人和孩子艱難度日,很多老人為了不拖累家人——”
尤里的話讓喬治真正認識到情況到底有多慘。
農民的慘狀,在維特的報告上就寥寥幾句話,一筆帶過。
這是維特在尼古拉時代形成的行文風格,報喜不報憂。
“賑濟的糧食還沒有發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