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一言堂

如果說一個阿列克謝,還不足以對喬治的名譽構成影響。

再加上弗拉基米爾,聖彼得堡關於喬治的流言越來越多。

流言的最新版本是:阿列克謝和弗拉基米爾,都是被喬治嚇死的。

阿列克謝是因為喬治擔任海軍大臣後開始查賬,心虛之下驚懼而死。

弗拉基米爾則是因為和喬治早有積怨,他如果不死,只要喬治還在聖彼得堡,他的子孫永無出頭之日。

在有心人的加工下,流言傳的有鼻子有眼。

這不,弗拉基米爾大公剛死,基里爾就被尼古拉召入宮中,繼承弗拉基米爾大公的爵位,順便和喬治握手言和,很快就要前往波羅的海艦隊擔任重要職務。

阿列克謝比較慘,終生未婚,連個孩子都沒有,大公爵位被直接收回。

喬治不管這些流言蜚語,對聖彼得堡周邊退伍軍人的轉運工作正在進行中,第一個月就有超過0萬退伍軍人離開聖彼得堡。

只靠西伯利亞鐵路,效率肯定沒有這麼高。

喬治多管齊下,不僅透過西伯利亞鐵路,更多依靠海運,把退伍軍人分批送往阿穆爾和東印度。

聖彼得堡本身就是港口,從聖彼得堡登船可以直接前往遠東。

除了從聖彼得堡坐船,和坐火車前往阿穆爾之外,還有一部分退伍軍人前往敖德薩登船,只需一個月就可以抵達東印度。

隨著聖彼得堡周邊的流浪漢越來越少,聖彼得堡的治安也日趨穩定,新年前後居然沒有任何一名高階官員遇刺,維特表示,這完全是個奇蹟。

喬治實在難以理解。

聽維特的意思,帝國每個月就得有一兩個高階官員遇刺才正常,否則就沒有完成KPI指標。

高階官員的生存環境是這麼惡劣的嗎?

“從陛下登基到現在,具體有多少高階官員遇刺,內務部那邊有統計名單。”

維特擔任首相那些年,遭遇的刺殺次數不下十次,沒比斯托雷平少多少。

維特現在無官一身輕,他卸任的時候,尼古拉還說要派他出國當大使,後來也沒了後文,就像被遺忘了一樣。

喬治並沒有因為維特被邊緣化就冷落維特,這人還是很有能力的,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喬治希望維特能去東印度,主管東印度的經濟發展。

清帝國雖然菲拉不堪,對阿穆爾還算得上潛在威脅。

東印度完全沒有外部威脅,發展經濟是主要任務,卡努尼科夫已經0歲了,一直是在苦苦支撐。

維特現在還不到0歲,對於政治家來說堪稱年富力強,完全還可以再為喬治工作0年——

不是為喬治工作,是為帝國工作。

“難道你沒有發現,自從我們和倫敦的關係緩和後,帝國內部的矛盾就越來越緩和。”

喬治不忘初心,一直堅定的認為,英國才是俄羅斯帝國最大的威脅。

套用一句基辛格的話:做英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英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喬治其實一直不都贊成和英國結盟,從俄羅斯帝國的角度上出發,帝國應該和德國結盟才對。

在喬治看來,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其實也不是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