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清算(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章清算
日本今年農業歉收,減產嚴重。
入夏一場颶風襲擊日本關東地區,造成近萬人死亡,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海參崴條約》簽字後,日本漁民無法進入北海道漁場捕魚,這給日本帶來的影響極其嚴重。
多重因素疊加,今年春季,日本多地爆發搶米事件,日本政府派軍隊鎮壓,和饑民暴發嚴重衝突。
今年月,日本有一筆國債即將到期,為償還國債,日本政府加大對國民的盤剝,引發民眾強烈不滿,從六月份開始,日本多地工人罷工,農民暴動,混亂開始向全國蔓延。
長崎由於是日本第一大港,情況還算不錯。
進入七月份之後,大量災民湧入長崎,長崎的秩序同樣受到嚴重影響。
月號,長崎英租界警察驅逐乞丐,將一名乞丐活活打死,引發長崎民眾強烈憤怒。
號,兩名英租界警察在巡邏的時候,遭到不明身份民眾襲擊,一死一傷。
英租界警察和水兵瘋狂出動,以事發地點為中心逮捕00餘人,聲稱如果找不到兇手,就要將這些人全部槍決。
號,大批長崎民眾聚集在英租界警察局前,希望英租界釋放被逮捕無辜民眾。
《海參崴條約》簽訂後,整個長崎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租界,英租界又成為俄羅斯租界內的國中之國。
為對長崎更好的進行管理,西伯利亞艦隊成立長崎港務管理處,代替長崎市政府行使行政職能。
有血性的日本人,都已經在日俄戰爭中,或者是日俄戰爭後死光了。
“現在英租界才是長崎的最大不穩定因素,除非我們能將英租界取消,否則類似事件還會不斷髮生。”
卡薩夫現在的職位是長崎港務管理處處長。
彼得不追問,相信卡薩夫知道他在幹什麼。
“你老實說,英租界的混亂,和你有沒有關係?”
《海參崴條約》的內容公佈後,日本有數百人因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絕望自殺。
彼得可以接受英租界陷入混亂,但決不允許長崎遭到災民的衝擊。
日俄戰爭爆發後,長崎俄租界被取消。
“很好,記住不管誰問你,你最好都這樣說——”
英租界警察悍然開槍,造成0餘人死傷,衝突進一步升級。
彼得不認為日本人敢衝擊英租界。
格雷和米哈伊爾討論長崎租界的時候,並沒有詳細確定租界的範圍。
這道牆也不用西伯利亞艦隊的水兵動手,有的是災民願意接受西伯利亞艦隊的僱傭。
“絕對沒有!”
卡薩夫矢口否認。
這就給了彼得充足的可操作空間,於是整個長崎半島,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租界。
現在還活著的日本人,不說個個都是苟且偷生之輩,但敢於刺殺尼古拉那樣的瘋子已經沒有了。
為保證災民不對長崎形成衝擊,彼得下令封鎖所有通往長崎的交通要道,並在長崎以北公里處,修建一條長達公里的圍牆,將長崎和九州割裂開來。
單就自身條件來說,長崎作為港口,條件比亞瑟要塞更優越。
亞瑟要塞只有一個狹窄的出入口,一旦出口被封堵,軍艦就無法出入。
長崎不僅是軍港,而且還有造船廠,最大的泊位可供“尤里耶夫”和“羅曼諾夫”停靠,自然就成為西伯利亞艦隊的第一選擇。
西伯利亞艦隊修牆這一舉動,引發日本政府的不滿。
不過日本政府現在也不敢反對西伯利亞艦隊修牆,因為西伯利亞艦隊修牆的同時,正著手對日俄戰爭的相關責任人進行清算,現在日本政府人人自危,唯恐被作為戰犯,被西伯利亞艦隊逮捕。
東京灣雖然沒有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租界,但作為勝利者,俄羅斯帝國有權在東京灣駐軍,監督日本進行和平改造。
日俄戰爭期間,曾為日本在歐洲籌款立下汗馬功勞的高橋是清,成為西伯利亞艦隊的第一個逮捕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