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什麼叫大公(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章什麼叫大公
議會制度的好處和壞處,喬治再清楚不過了,輪流坐莊確實是增加了社會各階層的政治參與度,讓各階層都有了表達政治訴求的渠道,但議會制度本身的弊端,在英國和法國已經體現的很明顯。
英國稍好點,名義上是議會上下兩院,實際上還是國王和貴族集團掌權,所謂議會就是糊弄英國人的玩意兒。
法國才是真的亂,從橫掃歐洲到連清帝國都打不過,只用了00年。
聖彼得堡都要組建國家杜馬了,阿穆爾這邊自然也不能例外。
海參崴目前比較大的兩個團體,分別是米柳京領導的保守派,和米哈伊爾領導的工業派。
看名字就知道這兩個團體有多敷衍了,連個固定的章程都沒有,更沒有綱領、目標之類的東西,完全是為了應付聖彼得堡才成立的。
這怎麼能行呢。
思想陣地你不佔領,敵人就會佔領,喬治不會給敵人留下任何機會。
“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沒有通車,明年開春中東鐵路就要開工,兩年之內,我們要把無線電報中繼訊號塔修遍西伯利亞和東亞,給帝國所有大型軍艦和商船都安裝無線電報,造船廠要擴建,鋼鐵廠的裝置要升級,哈巴羅夫斯克和尤里耶夫要建造火電廠,還要選址修建水電站,你說我哪有心思搞這些東西?”
米哈伊爾太忙了,恨不得有三頭六臂。
喬治主打一個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相對於米哈伊爾,米柳京的工作還要更重要一些。
喬治沒有貶低亞二和米柳京的意思,但是亞二和米柳京的改革,在喬治看來根本就不是改革,只是改良。
說白了還是亞二和米柳京缺少了英國人的狡詐和圓滑。
米柳京是曾經滄海難為水。
海參崴之前的薪水系統沿襲聖彼得堡,比較混亂,已經不符合海參崴的需求。
米柳京和卡努尼科夫、伊戈爾一起,將海參崴軍政體系工作人員的薪水分為個等級,從最低的月薪盧布,到最高的月薪00,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總體來說,喬治是要在阿穆爾地區成立一個儘可能把所有精英人士都拉進來的超級團體,為建設一個更強大的俄羅斯帝國而努力工作。
“別看我,我也很忙——”
“喬治,正因為我曾經深度參與過,所以我才不感興趣。”
米柳京最近正和卡努尼科夫,以及伊戈爾一起,設計海參崴的薪水系統。
玩政治,不說個個都是老狐狸,直來直去肯定不行。
喬治很生氣,米哈伊爾也就算了,米柳京怎麼說也是當過陸軍大臣的人,深度參與過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怎麼一點政治敏感度都沒有。
“你們的方法錯了,根本不可能成功。”
米柳京表示,自己同樣對議會沒興趣。
“再忙也要把這件事做起來,這對我們很重要。”
這裡只是薪水,並不包括福利,以及年終分紅。
“你準備怎麼做?”
米柳京好奇,期待喬治能玩出新花樣。
這樣一來就算有人想分權,也會因為勢力弱小,無法在議會獲得多數優勢。
“呵,你以為沙皇為什麼遇刺?”
米柳京不看好喬治的設想。
亞二也不傻,不會把政權拱手相讓,他設計的議會,思路和喬治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