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等明年再活捉吧(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章等明年再活捉吧
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冶煉中心,俄羅斯第一個冶煉廠就在這裡。
尼古拉所說的炸彈工廠,並不只是單純的組裝炸彈,而是集冶煉、鑄造、生產於一身的超級工廠,甚至連需要的火藥都是自己生產的。
這樣一座超級工廠,就因為生產的產品軍方不再需要,居然說廢棄就廢棄了,喬治對俄羅斯帝國的工業又有了新的理解。
俄羅斯真不是不行,而是太能作,帝國類似的事情到底有多少,誰都說不清。
喬治還能怎麼辦呢,既然工廠都已經廢棄,那喬治就勉為其難接收過來好了。
工廠畢竟是帝國財產,也不能白拿。
尼古拉給財政大臣邦吉打了個招呼,喬治就以000盧布的價格,得到了這個面積為.平方公里的廢棄工廠。
確切點說,應該是在.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一共家工廠。
這個工廠不僅能生產炸彈,連裝炸彈的木箱都是自己生產的。
廠區內甚至還有鐵路,透過葉卡捷琳堡接入俄羅斯帝國鐵路網。
跟炸彈相比,喬治更重視的是冶煉和鑄造。
如果不是演習還在進行,喬治恨不得肋生雙翼,飛到葉卡捷琳堡組織恢復生產。
演習也快要進行不下去了。
清場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冬天即將來臨,如果不能在入冬之前清場,那麼演習就要等到明年才能繼續。
近衛軍在清場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來歷不明的人,這個情況引起沙皇的重視,沙皇下令警務督察舍別科對這些人進行調查,如果他們是為外國工作,就將他們全部發配西伯利亞。
喬治不歡迎貴族軍官去西伯利亞。
罪犯還是很歡迎的。
米哈伊爾在遠東的移民工作不太順利,最大的阻力不是來自清帝國,而是來自英國和荷蘭的同行。
英國和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同樣大量需要勞動力。
英國和荷蘭人口較少,無法向殖民地提供足夠的勞動力,於是就將主意同樣打到清帝國身上。
英國和荷蘭從清國僱傭勞動力的由來已久,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即有記載。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帝國被迫承認華工出國合法化,所以喬治即便不找曾記澤,也能透過正規途徑從清國獲得勞動力。
途徑雖然是正規的,過程卻慘無人道。
從清帝國非法僱傭勞動力的暴行,英、荷、美、葡等國均有參與,他們夥同清國的“招工局”,採用綁架、欺騙、威脅等手段擄掠人口,情況之嚴重,連當時的港督包令也不得不承認:為蒐羅豬仔苦力並將他們販運出洋而產生的的無法無天的暴行,已達不可想象的地步。
清國人安土重遷,不使用這些非法手段,就無法從清國得到足夠多的勞動力。
即便如此,招工局每年“招”到的工人,依然無法滿足殖民地的需求。
俄羅斯這時候再來分一杯羹,馬上招致英荷等國“商人”的反對。
米哈伊爾初來乍到,不和英荷葡美商人在東南競爭,而是將海參崴的招工局,設到德國在清國的勢力範圍內。
俾斯麥再心懷鬼胎,俄羅斯和德國也是名義上的盟友。
盟友要到德國的勢力範圍內開設招工局,德國人找不到反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