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拆遷公爵

日本資源貧瘠,除了生絲和女人,基本上什麼東西都要進口。

只依靠日本自身的話,連糧食都無法保障,華人形容日子過得苦,喜歡用“吃糠咽菜”這個詞,可是在日本連菜都沒有,底層平民只能吃糠。

這是真的,日本人之所以喜歡當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兵能吃飽。

而當兵所謂的吃飽,也只是糙米和鹹菜而已,肉是不可能的。

在年之前,日本吃肉違法。

貴族也只有在生病的時候能吃肉。

而且吃肉的目的不是補充營養,而是把肉當做藥物使用。

營養跟上了,身體抵抗能力自然會增強,可不就是藥物嘛。

日本的煤炭進口,主要依賴清帝國。

此前米哈伊爾已經就煤炭和日本人展開競爭,於是日本人就跑到海參崴買高價煤,希望米哈伊爾高抬貴手。

現在喬治決定壟斷清帝國的煤炭出口,到時候海參崴的煤炭價格想賣多高賣多高。

“萬一日本去其他國家買煤呢?”米哈伊爾擔心喬治弄巧成拙。

全世界產煤的國家和地區又不止清帝國和海參崴,即便喬治壟斷清帝國的煤炭出口,日本也可以去其他國家買煤。

“你當其他國家的商人都是慈善家嗎?”喬治有恃無恐。

這年頭又不是世紀,遠洋貿易沒那麼容易的。

煤炭是大宗消費,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煤,即便價格低廉,加上運費運到東亞,依然會高到讓日本無法承受的地步。

關鍵其他國家的商人也不傻,有錢誰不賺啊。

志賀一郎萬萬沒想到,他只是提了一句貿易,就給日本未來的煤炭進口惹出這麼大的麻煩。

壟斷煤炭這事兒,現在還看不出威力,因為日本聯合艦隊還沒影呢。

日本現在唯二能賺取外匯的渠道,除了出口生絲,就是組織日本女性去海外打工。

指望這兩個途徑賺錢買軍艦,想都別想。

日本是在和英國結盟,得到英國支援後,才有錢購買軍艦。

錢是從英國貸的款,而且還只能從英國購買軍艦。

所以日本如果打不贏甲午戰爭,無法從清帝國得到賠款,那就別想什麼全民教育,什麼基礎工業化了,組織所有日本女人出國打工,都不夠還利息的。

和去年相比,海參崴的變化很大,志賀一郎回到日本駐海參崴辦事處,叫上山下良,想出去轉轉。

山下良不太想出去,冬天出門並不是好主意。

喬治雖然對海參崴的發展不太滿意,但是有一說一,和去年相比,海參崴的變化還是挺大的。

變化最大的肯定是港口了,去年海參崴外圍的炮臺群還沒有形成規模,今年已經連成片,志賀一郎希望能增加了解,因為長崎也有岸防需求。

開戰不至於,現在的日本,還不敢跟俄羅斯開戰,甚至連威脅都得很隱晦,以至於給人感覺,祈求的意思更大一些。

也就喬治這個敏感的傢伙,會認為志賀一郎是在威脅。

“不行,我們無法接近,炮臺周邊都是軍事禁區,任何人不得接近。”山下良的答案讓志賀一郎很失望。

志賀一郎皺眉,俄羅斯帝國果然跟清帝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