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

她此次回來最重要的事情——參加博士論文答辯。

申請的資料和相關的論文,專利等學術成果已於日前提交給了學校。論文送審很順利。

因為時間沖突關系,在取得學校,醫院同意之後預答辯是線上上完成的。

越是到了關鍵時刻,蘇芷衡反應越是淡定。ppt,紙質論文、u盤、鐳射筆等備用工具都仔細檢查一遍過後,她就都收了起來。

這時候心態是最重要的。她從小越是到關鍵時刻便越是淡定,考試的時候更是如此,淡定穩健。實實在在的考試型天賦選手一枚。

她的論文研究方向是是中醫針灸治療與兒童孤獨症研究方面。這是她三年求醫實踐中接觸最多的,時間最長,最有把握的課題。

答辯會設定在醫院的會議廳裡,參加答辯會的評委除了李教授等一幹科室主治醫生,還有院長,a大校長等各級老師。

在詳細展示了自己的論文報告之後,按照流程,有問題的老師提出了不同的問題以及後續的最佳化調整建議方向。蘇芷衡一一思索解答,應下。

李教授坐在最中間,笑眯眯看著她,滿意點頭。示意她進行下一步論文致謝環節。

看著恩師的笑容,後排正前方那抹身影,手裡沉甸甸的論文資料,蘇芷衡沉下心來,站直,逐字逐句講述自己的致謝詞:

“群峰錯落,青磚黛瓦。蘭草葳葳,澗水潺潺。

這,便是我的家鄉。

從幼時起,我隨著祖父母居住在一個典型的南方小鎮上。

草長鶯飛裡的風箏;河岸木亭裡的朗朗書聲;蟲鳴鳥語裡的嬉笑玩鬧;水樹風閑裡的怡然自得……這些一磚一瓦堆砌起來構成了我童年的全部。

受到祖父母的影響,自小起

‘對得起人民,對得起社會’

這十個字便深深印烙在我的心間,成為我身體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過那時我並沒有確定自己要怎麼做,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我得做點兒什麼。’

少時的一場意外,在我的生命裡泛起了不曾停止的漣漪。我對這些特殊的孩子有了不一樣的情感。

也是從那時起,我堅定的明白了自己未來真正想要做的事:

我想讓那些孩子至少擁有和少時的我一樣的快樂。

正常但不夠完美的家庭,老師諄諄教導的苦口婆心和氣急的口出狂言,活潑好動嗚嗚渣渣的同學,聽起來並不好笑的笑話……

一切再平凡不過,對他們又是極大的奢侈。

他們不曾擁有過,但他們本就有擁有的權利。

萬事難於行。

在那之後,我的求醫求學乃至人生之路並不順利。

在我還未分清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之際,我面臨了此生中——第一次不再見面的分別。

在遭遇了人生中第二次意外之後,我整個人的生命陷入了極大的暫停。

我開始整宿整宿的睡不著,在海的那邊遙望著海的這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做什麼,只是虛耗著,孤獨的遊走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那段時間裡,我最長面對的是無盡的黑夜和白洞洞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