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之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表面之下
蘇芷衡的狀態很不對勁,顧瑜瑾毫無頭緒,心下擔心,半夜去找沈南晞。
今晚他剛走下手術臺,還沒有回家,顧瑜瑾直接去他辦公室裡找他,和他說了蘇芷衡醒了過來並且言行舉止都像是變了一個人。
沈南晞聞言也大驚,蘇芷衡的抑鬱症並沒有完全治癒,現今醒來之後直接給自己換了一個身份莫不是病情加重了。
顧不得許多兩人給蘇芷衡一直以來的心理醫生唐婉盈打了電話。
冰涼的鐵塊那頭,唐婉盈聽了他們的敘述,沉默半晌,深吸一口氣說道,
“那的確不是芷衡,我曾經見過她。在醫學上,我們將她稱之為次人格。”
沈南晞是醫生,很快反應過來她的話是什麼意思,喉管艱難滑動聲線微微顫抖,
“唐醫生,你的意思是…是阿衡患有解離症?”
唐婉盈從床上坐了起來,按壓著太陽穴開啟了夜燈,照亮了昏暗的房間。
積雪覆蓋著飄窗,夜寒涼漫長,慢慢吐出一長串話,
“在之前治療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芷衡白天和晚上狀態會完全不一樣。
但也只是記載出現了兩天的時間。
我曾試圖和她交流,幾乎得不到任何有用的資訊,抱歉,對於她的瞭解我僅僅只是知道她叫夢澤。
至於她為什麼現在又突然出現了,我想大概是最近經歷的事情讓她想起了一些不願意回憶的痛苦往事。”
唐婉盈握著電話的手不自覺用力加重,手指關節發白。她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
唐婉盈腦海裡不斷翻湧出醫學上有關此症的解釋,機械的向他們陳述著字字句句,
“第二人格出現是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大腦對內部或外部威脅的一種反應,透過將意識分離成不同的部分來減少沖突和痛苦。
這有助於個體應對複雜的情緒體驗和避免直接面對內心的矛盾。
當然人格分裂可能導致身份認同障礙、情緒調節困難以及社互動動障礙等問題。”
解離症,亦稱解離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
這類疾病在記憶、自我意識或認知功能上出現崩解,通常源於極大的壓力或極深的創傷。
解離症的發生率較低,國外發病率約為0.01,患者多為曾經歷嚴重心理創傷的個體,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深遠。
解離症的臨床症狀多樣,包括自我認同混亂、自我認同改變、失現實感、失自我感及失憶等。
患者會表現出多重人格,每種人格均有獨立記憶、行為和偏好。
此外,患者還常伴隨失憶現象,感覺時間流逝異常,或難以回憶過去經歷。
顧瑜瑾忍耐著身體痠痛的極大不適,盡可能讓自己理解唐婉盈話裡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夢澤’是阿衡為了緩解巨大心理壓力下自身分裂出的另一個人格。”
唐婉盈:“可以這樣粗略理解。”
“那…阿…阿衡呢?她自己還可能重新覺醒嗎?”
唐婉盈:“次人格是出自解離症裡的說法,就是指一個人在人格分裂前形成的正常人格。
一般人格分裂解離症)會造成第二人格次人格)取代主人格,甚至永久取代主人格而使主人格沉睡。
這時這個人就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了。
當然,也有可能主人格和次人格並存,出現人格切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