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嫂子過來看的時候,對著趙玉菊豎大拇指。

“玉菊妹子你真是這個。”

這才幾天時間啊,小家收拾的有模有樣不說,這菜地都整上了。

趙玉菊擦了擦額角的汗水,“嫂子來了,到屋喝口水吧。”

她的臉紅彤彤的,領口和脖頸處,都能看到清晰的汗水滾落。

“不忙這個不忙這個,你快歇一歇吧,活兒又不是一天就能幹完的。”

周嫂子拉著趙玉菊在一旁樹蔭下休息。

“嫂子,能和你打聽個事兒嗎?”

趙玉菊見周嫂子熱心的用扇子幫忙給自己打風,便忍不住開了口。

“啥事兒你問,跟嫂子客氣啥。”

趙玉菊便把這幾天她的遭遇說給了周嫂子聽。

周嫂子一聽就知道是哪些人在趙玉菊背後說話了。

“那些人跟咱們說不到一塊,平時就愛對人指指點點,跟你沒關係,他們本來就這樣。”

“說起來,咱們這些鄉下來的人,甭管幹啥,在那些人眼裡就是土老鱉,沒文化,我就不明白,她們有文化,難不成放的屁都是香的?”

周嫂子邊說邊笑,把趙玉菊都逗笑了。

見她笑了,周嫂子接著道:“就說鄧營長家的媳婦兒,人家是沒見過世面,但是難道還聽不懂好賴話嗎?”

“她們是教鄧營長家的桂芳用水龍頭,可不也故意弄得人一身水,還在一旁說風涼話嗎?要不是這樣,人家桂芳能罵人嗎?”

事出必有因,雖然鄧營長的家屬如今是粗鄙庸俗的代名詞,但是周嫂子不覺得事情一開始就完全是桂芳的錯。

再說了,有些人心思就是壞得很,人家桂芳沒來之前,還有假裝不知情,要給鄧營長介紹媳婦兒的。

自己男人都要被搶了,桂芳攆過來守著自己男人有什麼錯?

光說要桂芳識大體,可識大體有什麼用,最後人財兩空,誰替桂芳哭?

“總之,那些人就是閒著嚼舌根,咱們沒事甭搭理就完了。”

周嫂子安慰趙玉菊,“不過你和桂芳不一樣,建軍和鄧營長也不一樣,說不定以後等大家都知道你是啥人了,還要趕著和你交朋友呢。”

雖然周嫂子是好意安慰,可趙玉菊卻沒有覺得有多安慰。

鄧營長家的桂芳她之前遠遠見過一次,打扮的很邋遢,見人的時候眼神躲閃,臉和指甲縫都是髒兮兮的,偶爾不小心撞倒誰,還會立刻拔高嗓門和對方吵起來。

趙玉菊不覺得自己比桂芳好多少,非要說有的話,可能她只是運氣好一點。

而且聽完周嫂子說的,她大概也能明白桂芳為什麼在家屬裡面是這個形象了。

因為沒有底氣啊。

不論是面對那些有文化,會收拾自己的軍屬還是對著可能感情並不深的丈夫,在自己沒有辦法養活自己的情況下,桂芳就莫名其妙變成了見誰都要刺一下的刺蝟。

“嫂子,你說我能在咱們這兒找個活兒做嗎?”

想到那些心裡就有些沉甸甸的,趙玉菊覺得自己的確是應該做些什麼的,起碼不能整日就在灶臺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