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這邊在‘三堂會審’郭建軍。

河道口大隊的郭家,氣氛比‘三堂會審’還要沉。

“沒出息!”這是郭父。

“真是氣死俺了!”這是郭母。

“三弟這是嫌棄我管的太寬了,天地良心,我都是為了他好啊,我表妹條件擺在那裡,就算是入贅,也不會虧了他啊,爹,娘,你們說說,這事兒怎麼還成了我不對呢!”這是郭大嫂。

郭老大不耐煩:“不就是每個月給幾塊錢麼,看給老三嘚瑟的!”

居然在爹孃面前說什麼,要他入贅離開家,不如干脆就不當兵了,退下來回家伺候爹孃的話!

哪裡就用得著他顯擺孝心了,當他這個大哥是死的嗎?

“老三這哪裡是沒心眼子,這心眼子明明跟篩子一樣!”

郭老二附和著老大,忿忿不平。

老三回來的時候可一點也不低調,雖然穿得一身舊軍裝,但是行囊鼓鼓的,兩隻手都是滿的,回村見到誰都應聲。

還沒到家,村裡就都知道郭家老三當兵回來了,還給自己爹孃哥嫂帶了許多好東西。

以前郭父郭母就算每個月六塊錢津貼拿五塊錢,在外面也不說自家老三有多能幹,而是說老三沒本事,只能孝敬這麼一點,還要自己藏私留一點。

嘴裡沒有一句老三的好話,村裡人聽得多,不免也會跟著附和老三是不是有點忘本啊。

離了家,眼裡就沒有爹孃了。

結果人老三一回來,在郭家父母嘴裡三年沒落實的孝心一下子就有了實際參照物。

不是孝順兒子能給你提那麼多東西回來?不是孝順會藏私兒子會捨不得給自己整一雙好鞋?忘本的人,見到父老鄉親能那麼熱情,有問必答?

再摸砸一下郭大嫂給郭老三說的那門親事,八字還沒一撇,老丈人家裡要人入贅。

因為和趙玉菊相親是在三年前,也沒多少人記得這回事,還不知道這是郭大嫂橫插一腳才有的‘入贅’這回事,但就這樣,村民們也開始私下嘀咕了,覺得郭家這做派,實在有些寒了人心了。

等郭建軍大兜小包提著東西來紅旗大隊的時候,眾人才曉得,原來郭大嫂上躥下跳的那門婚事,人郭老三在回家之前聽都沒聽過!

郭老三早的親事早就定下了!

本來都說好了這次回來就結婚的!

結果郭老三一回來,一聽自家大嫂的話,被家裡嚇得,以為自己說好的媳婦兒要飛了,老實人也被逼的對爹孃下跪,“......男子漢,一口唾沫一個釘,我不能悔婚!”

“爹,娘,兒子真的不能這麼做,我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當兵的,沒有大嫂說的那麼有本事,人家哪裡配不上我,是我沒本事才對......”

郭建軍下跪的時候,聞聲而來吃瓜的人可不少。

給郭建軍抱不平的也有,哪裡有可著一個老實孩子霍霍的呢,郭家這樣子也太不像話了。

這這一波結束,郭建軍再提著東西來紅旗大隊,看到的人大概也猜到了是怎麼回事。

看熱鬧的當笑話的不少,也有同情他的。

這什麼命啊。

爹不疼娘不愛的,上頭還有兩個哥哥壓著,娶個媳婦兒都不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