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彌賽亞拯救”組織的分贓

麥基遜與漢弗萊話別,兩人熱情地擁抱,彷彿是多年未見的兄弟,誰也看不出來這兩個人就在1個小時前,還吵得不可開交呢。

不過這個時候密謀達成,兩人立即變成了好兄弟,也不奇怪。

麥基遜坐上自己的車後,疲憊地揉了揉自己的雙眼,不過他精神上還是很興奮的——又說服了一家重要的財團,達成了協議。

漢弗萊可是這一代克利夫蘭財團的話事人,是這個在十九世紀就知名的大財團最重要的幾個家族之一。克利夫蘭是美國東北部俄亥俄州的工業重鎮,克利夫蘭財團當初依靠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崛起,至今美國最著名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制。

當初美國鋼鐵業興盛的時候,這家財團控制了美國前10大鋼鐵公司中的4家,例如著名的共和鋼鐵公司。

歷史上,克利夫蘭財團與摩根財團的關系密切,其資本仰賴於摩根的支援。不過大難臨頭各自飛,自從上一代的摩根家主,由於涉及支援製造艾滋病毒,因此被中國人幹掉之後,克利夫蘭財團逐步與摩根財團疏離。

正是這樣的背景,麥基遜才能最終與這個財團最重要的漢弗萊家族達成協議,漢弗萊的意思,其實當然也是克利夫蘭財團背後的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4大家族的共同意見。

其實說服克利夫蘭財團,麥基遜認為還是很順利的,就像是半個多月前,他與波士頓財團達成協議一樣,這兩個財團與他所在的德州財團,都是很相似的。波士頓財團由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洛奇4大家族,後來加上了新興的肯尼迪家族一共5個大家族組成,這種結構與克利夫蘭和德州財團無異。

這樣的財團,從來沒有“獨裁者”,如果家族學不會聽取別的家族的意見,能夠彼此協調的話,財團早就散架了,更不用說能夠彼此扶持,掌控地區的經濟霸權了。

所以這樣的財團就有一個特點,大家都特別理性和現實,絕不容許某個家族因為什麼“理想”和“愛國”,來損害大家的利益。

想到這裡,麥基遜就想到了那個攻擊他的裡查德·梅隆·史凱夫,那個王八蛋是個極右翼的瘋子,可他是強大的梅隆財團的話事人,洛克菲勒家族與梅隆家族,一直共同控制著美國最大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這個家夥透過支援“傳統基金會”和“聯邦主義協會”這樣的右翼智庫,來攻擊麥基遜等人,是美國的叛徒。

梅隆這可就壞了規矩,不僅是麥基遜家族對他非常憤怒,美國其它的很多家族,也對這個瘋子非常不滿。都他孃的什麼時候了?過去梅隆搞軍火,算是軍工複合體的中堅力量,與中國敵對是正常的態度,梅隆家族站到極右翼也不意外,但你賺你的錢,不能妨礙別人啊,中國人一槍崩了洛克菲勒,又不是崩了梅隆的老爹,非要把梅隆,搞成中國人一定要消滅的物件了不是?你自己不要活路,就想讓別人都沒有活路?

在麥基遜看來,梅隆這就屬於那種囂張沒有制約人的富n代,這一代的梅隆普遍不成器,都他孃的只能去“搞藝術”,讓這個梅隆在財團內無人制約,這種單個家族的財團,就是這點不好,不像德州財團,如果他麥基遜不行,可以讓別的家族有能力的人,擔任財團的話事人,讓別的家族追隨他。

這個梅隆與洛克菲勒家族的關繫好,好到比其它洛克菲勒,勒對老家夥的死更憤怒,變成了一個極右翼瘋子,不過是梅隆家族即將變成美國過去的歷史罷了。現在好幾個洛克菲勒,都給他麥基遜打了招呼,這個王八蛋與他們沒有關系,他們也不是被中國人幹掉的洛克菲勒直系,與老家夥沒有關系,願意與他麥基遜和其它明智的家族共進退,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嘛,大家基於彼此利益的前提,用冷靜的思維來安排事情,誰願意為美國殉葬,大家夥就為他的“忠誠”,在邊上拍拍手,表示欽佩,但請不要把大家拖下水。

這幾年,所有的財團其實都知道了中國人的決心:美國是一定要完蛋的,一個完整的美國,長期而言,對中國仍然有很大的威脅,中國人不能容許美國存在。但中國人無意要大家夥的命,也不會剝奪任何不反對中國人的家族財富。中國人希望的,是美國去核生化後,變成歐洲那樣的小國體系,那麼美國的這些家族,可以在這個體系內,維持資本主義的舊夢,中國人不會幹涉。

這個前景不是很好嗎?難道美國的這些財閥,還能找到更好的出路?還想美國能夠回到過去?少他孃的做白日夢了。這幾年,一個德州財團發起,但上百個家族加入的“彌賽亞拯救”的協調利益的鬆散型組織或者說協會,成為了大家利益協調和爭奪的主要工具。

麥基遜深知,中國不會允許過大的原美國地域國家存在,所以德州財團計劃的德克薩斯共和國,只不過以德州為基本盤,如果能夠從中國那裡,把俄克拉荷馬州爭取下來,德州財團就算功德圓滿。

按照這樣的原則延伸,上百個大中財團協商爭奪的結果,透過各種協議,形成了目前大致

把除了阿拉斯加以外的美國本土,分成21個小國的粗略方案。

例如加州財團,本來加州在美國就是最強大的幾個州,所以最多再併入沙漠州內華達州,但一定不允許它併入亞利桑那州,那樣子這個未來的加尼福利亞共和國,就太強大了,周圍的其它家族也不允許。

例如西北端的華盛頓州,擁有西雅圖等多個重要城市的這個州,就只能是單獨獨立,不能把俄勒岡和愛達荷並進去。美國中部各州的地域都比較大,要以單州,或者最多雙州合併,獨立建國為妥當。

至於東北部,那裡是原來美國本土最強的地域,十三州就是從此而起嘛,當然要分得最散,例如紐約州,怎們可能允許它去併入康尼狄格這樣其它的地區呢?波士頓財團的目標,就是獨霸康尼狄格州,否則他們如何對抗紐約的東部財團?新澤西也是一樣,其大西洋城財團,也想趁著這個機會,擺脫東部財團的控制。

至於南北之間,這一次當然要分得徹底,美國南北戰爭以後,真的以為南北雙方逐漸變得融洽了?弗吉尼亞南佬與鄰接的馬裡蘭北佬之間,能夠有什麼共同語言嗎?

在麥基遜看來,所謂21個國家,未來至少還會細分到30個左右,有幾個小國方案中,那些涉及的財團,目前不過是彼此勉強達成了協議,未來你爭我奪,最終破裂而各行其是,繼續分裂的可能性很大。

當然,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這些家族要拿到最後約定的利益,當然必須為中國做出貢獻,最根本的,就是對約定地域的控制:例如無法控制的軍事目標或其它目標,及時通知中國人摧毀;例如控制當地的國民警衛隊,或者組織私軍,及時控制當地,消滅“極端勢力”;例如聯絡當地駐軍,能夠“和平交接”;例如組織當地各種勢力,保持穩定,實現“和平輿論”。

尤其是對當地的核生化力量的“掌控”——如果最終發現約定地域,仍然成為了美軍的主要核生化武器的發射基地,在中國第一擊摧毀後,這些家族仍然不能控制場面,那麼自然約定就取消,你他孃的,自己做不了當地的主人,還想獨立建國?想屁吃呢。

說白了,對於控制不了的美國極端派,通知中國人提供情報將之摧毀後,簽約各大家族,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控制約定的“獨立建國地域”,做不到就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