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紅潮席捲歐洲

西元2023年8月,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郊區,這裡是羅馬尼亞三大軍區中,最重要的南部軍區的司令部,也就是布加勒斯特軍區司令部。

軍區司令盧多維克少將,以及兩名大校軍官,三人默默地觀看著歐俄被亞俄合併,重組社會主義新俄羅斯的電視直播。雖然早就被通知過,但看到這樣的歷史,真的又發生在了眼前,他們的內心震撼無比。

三個人沒有一個人說話,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新俄羅斯重生的整個流程,當看到早已退休的前亞俄總書記、現在的新俄羅斯名譽國家主席特洛尼科夫,走上前,向升旗計程車兵授旗的時候,盧多維克不由得感慨了一聲,這位老兄,終於重建了新俄羅斯,不管最終的形式,與最早的格局,有多大的差別,但他還是實現了最終的目標。

直播結束,盧多維克關掉了電視,三個人都沉默了下來,好一會沒有人說話,其實另外兩人是盧多維克在軍區的親信,他們其實是等待老大做出決定。

盧多維克的內心仍然在震撼中,他很清楚,今天的這個全球大新聞,意味著什麼——那個無比強大的社會主義蘇聯,以另外一種形式歸來了,雖然與前蘇聯很不一樣,但這個新俄羅斯,遠比過去的前蘇聯更強大:這是一個4.8億人口的大國,幾乎與整個歐盟的人口相當,經濟實力在美國或者歐盟的10倍以上。而且最不一樣的是,這個強大無比的新俄羅斯,也不過是社會主義新世界的一部分,在它的背後,是更加強大10倍不止的社會主義中國。

衰落的西方,無法對抗這樣強大的力量,中國人或許對歐洲的興趣,是有限的,但俄羅斯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在社會主義體系內部,肯定會推動“向西看”的,這無疑會增加華盟對歐洲的壓力,而東歐各國則首當其沖。

所以聯絡人說的都是真的,包括羅馬尼亞在內,一些東歐國家,必須重新變成社會主義國家。不過這一次不再是蘇聯模式,而是中國模式。

為什麼選擇羅馬尼亞?聯絡人當初就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因為羅馬尼亞是這些年資本主義化以後,發展得相當不好的國家之一,民眾對資本主義政府的怨氣很大,所以易於重新“赤化”。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包括中國高層在內,對於當年羅馬尼亞的資本主義政變的時候,槍斃了當時的羅g領導人齊奧塞斯庫夫婦,極為不滿,這對夫婦確實幹了一堆的破事,算不上是真的社會主義信仰者。但資本主義者殺他們,真的是因為他過去的破事?還是因為對gc主義的滿腔仇恨?

更進一步的調查後,中國認為揚·伊利埃斯庫為首的,領導羅馬尼亞政變的救國陣線現在羅馬尼亞最大黨之一的社民黨),與美國cia勾結。直接策劃這一事件的,就是當時的美國情報委員會主席哈奇遜;直接領導行動的,是中情局駐東歐情報站站長博爾登,而歐盟各個情報機構,都對事件予以了配合。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東歐每個國家當時的“政變”,cia和西方國家的情報機構都參與了。但問題是現在中國強盛,西方衰敗,可以輕易把這些國家當初參與政變勢力的領導人物,定義為叛徒和罪犯,沒有實力,你叫喚個什麼東東呢?

無論如何,羅馬尼亞當初資本主義政變的時候,是最囂張的,所以它現在就是被中國和新俄羅斯選中的,那隻必殺的雞,肯定要清洗那些與當年政變有關的政治勢力和代表人物。

盧多維克並不知道,與原時空相比,新時空的羅馬尼亞,在經濟狀況上差得不是一點點。當然這本來就是華盟對東歐這些國家的“懲罰戰略”的表現,一直暗中阻擊他們的優勢産業,讓他們難以複興經濟。

例如,羅馬尼亞的優勢,其實就是農業以及依託農業的食品業,多瑙河灌溉著兩岸,給了羅馬尼亞肥田沃野嘛,加上雨水充足,農業生産條件良好。但是要發揮這種農業優勢,需要歐盟的大量投資,但是中國最早透過在美國的隱秘財團,在歐洲同樣建立了一些大財團,這些財團阻斷了對羅馬尼亞的農業投資。優勢發揮不出來,當然經濟情況就不好了。缺乏了歐盟對其農業的投資,出口情況也不好,沒有投資,就沒有人幫羅馬尼亞農産品通關所謂歐盟的“標準”,使得其出口量,還比不上歐盟從社會主義華盟體系的進口。

農業不行,那麼工業呢?還是不行。因為此時歐洲的工業,基本上是圍繞著法國和德國的,尤其是德國,而新時空德國的經濟力量,還不到原時空的40,其帶動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主要有所得益的,主要是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蘭三國,“陽光”根本照不到羅馬尼亞嘛。實際上,整個歐洲的東南部都是如此,羅馬尼亞並不孤單,保加利亞、摩爾多瓦都是如此,只有匈牙利相對好一點。

所以在新時空,羅馬尼亞政變後的30年,經濟一直很糟糕,“動蕩而灰暗”的色彩,始終籠罩在這個國家的頭上。

而國家經濟一直不景氣景,自然就會影響軍隊的待遇;軍隊的待遇不好,自然就不會有高昂計程車氣和忠誠性。曾經也算強大的羅馬尼亞軍隊,現在不過是一隻總數不滿8

萬人的小軍隊罷了。

所謂的聯絡人,其實是盧多維克的一名發小,名叫索林。索林在當年事變後,很快移民亞俄,是當年最早移民亞俄的首批東歐移民之一,現在是亞俄某市的一名教育局長,在華盟決定對東歐幾國下手後,尋找了一些在這些國家有“社會關系”的人員,索林這名局長入選,而且調查後,很快成為了重點的聯絡人,因為他的發小盧多維克,已經是羅馬尼亞南方軍區的司令員,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從政變的角度,恐怕是最關鍵的位置了。

<101nove.fia做的,索林他們的聯絡,不過是增加信任感,並表明華盟的認真態度罷了。

索林與盧多維克溝通的時候,盧多維克當場是極為震驚的。因為索林告訴他,歐俄很快就會消失,併入新俄羅斯,這是華盟的集體意志,而歐俄各界包括軍隊在內,都支援這樣的合併,普京不可能反抗這種集體意志。而一旦華盟收複“歐俄”,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歐洲東南部的幾個東歐國家。

索林提醒盧多維克,中國人的習慣,是在每個大洲,建設一個或者若幹國家構成的社會主義示範區,例如當初在南美,他們建構了現在構成殷華的四個國家;在非洲和次大陸,中國其實也是這個邏輯,不過這兩個地域的資本主義力量薄弱,所以中國是將其主體,全部轉變為了社會主義體系。

在中國人的概念中,政治上並不將原蘇聯地域,視之為歐洲,而是視為一個獨立的前蘇聯地域。中國人心目中的歐洲,其實是烏克蘭以西的歐洲,即資本主義的歐洲。在這個地域,中國人不可能放任所有的國家,都是資本主義的,必須有社會主義的示範區。

這對於羅馬尼亞而言,是天大的好事情。因為中國人會推動這些社會主義示範區的建設程度和經濟生活的發展水平,遠遠地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示範”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證明資本主義就是人類的垃圾。

但是羅馬尼亞現在的政治勢力,華盟是不會用的,反而是必須消滅,因為華盟認為他們中的很多人,當初就是社會主義的叛徒,必須懲戒。所以在羅馬尼亞這幾個國家,新的羅馬尼亞gc黨,必須重新建立,索林自己就是創始黨員之一,未來他將返回羅馬尼亞工作,或許能當個教育部長也不一定。

索林說清楚了情況,讓盧多維克選擇——忠於現政府,還是投向光明,重新成為社會主義羅馬尼亞的一員?他給了盧多維克考慮的時間,時間的終止點,就是新俄羅斯成立的時間,因為再往後推,就是華盟開始行動的時間了。

盧多維克從回憶中抽離回來,臉上露出了苦笑,這還用選擇嗎?自己可不想為這個本來就不滿的政府殉葬,現在不交“投名狀”的話,以後還想在社會主義羅馬尼亞,保持重要的軍職?自己又不是那種意識形態的原教旨狂徒。

社民黨政府死定了,一點機會都沒有。歐盟本身就是支離破碎,據說現在各國的“赤潮”,都是方興未艾,因為大量的民眾,都覺得資本主義已經完蛋了,唯有中國模式的社會主義,才是國家可以穩定發展的模式。而由於中國的強盛,沒有一個西方國家,敢於在明面上暴力增壓這些社會主義運動,西方可謂是自顧不暇,哪裡有什麼力量,支援羅馬尼亞的資本主義政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