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數字化與全電化的升維時代

西元1999年1月,中國首都華京。

趙雲騰在講臺下,聽著總書記陳子華對原中央部級以上老幹部做的關於當前中國形勢的相關報告,這是一場特殊的元旦“團拜會”。

李思華已經辭去了中顧委主任的最後職務,而隨著她的去職,中顧委也完成了歷史使命,全部撤銷。在她的“看護”下,到陳子華已經是新中國五代領導人,一個穩定的接班體系已經完成。

當然,雖然沒有了中顧委,老同志向中央反應情況、提出建議、獲取資訊的渠道仍然是暢通的,有著正式的機制。

趙雲騰覺得這樣也好,姑姑累了太多年了,早就該徹底放下,頤養天年,他希望李思華能夠多活一些年月,看得到中國更大的發展和變化。

他很清楚,李思華徹底放下的心思,是在1997年開始有的。一方面是不得不服老,另一方面1997年2月希聖去世後,讓她感到輕松。在那之後,她曾經對趙雲騰說過,自己已經熬走了所有重要的第一代先知士大夫,完成了她這一代的使命。至於未來的發展,就要看新生代的領導人了,一代人只能完成一代人的使命,無法越俎代庖。

陳子華向老同志們先彙報的,是中國以“數字化”和“全電化”作為主要的兩個方向的“全面升維”。

與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下國家,被動等待新科技革命帶來産業刺激的模式不同,中國社會主義的模式,一方面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透過頂層計劃經濟實現最最佳化的組合;另一方面,則是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主動推動關鍵科技的國家攻關,使得升維的科技條件能夠逐步具備。

這幾年資本主義國家陷入內鬥,而中國則進入了內部升維的關鍵階段。在全國鋪開了無數的相關基礎設施和關鍵專案建設。陳子華今天就是介紹這些情況:

“……。我們首先看一下交通。在去年我們完成了第一代的偉大任務。幾次修正後規劃確定的150萬公裡鐵路,其中包括40萬公裡高鐵,以及1450萬公裡的公路,其中包括90萬公裡高速公路,這兩大基礎專案全面完成了。”臺下爆發的熱烈的掌聲,打斷了陳子華的講話,他微笑著等待大家的情緒平靜下來。陳子華知道,這兩組資料對於老同志們的意義,無數人的終身,都在為完成上述目標而奮鬥,而今天終於完成了這一基礎的但是偉大的使命。

等到臺下平靜了下來,陳子華才繼續他的闡述:“所以交通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們現在發展中的新的中國大交通體系,將由4個層次組成。”

“第一個層次,是中國水運網,主要是發展西北和中北水運網,並對東部華北水運網,以及東部、東北、西南三大區水運網欠缺的地方進行補強。按照目前的規劃,大約到2020年前後完成。等到完成後,全中國20萬人以上的城市,98以上能夠實現水運通達,滿足大宗物資最低成本的運輸和交流。”

說到這裡,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老同志們現在都知道,這是年邁的領袖提出來的新戰略,而這個戰略,讓他們感到無比的親切,領袖雖然老了,但她的智慧和魄力仍在,仍然能提出這樣氣吞山河又精妙高效的大戰略,讓他們不能不想起過去的那些崢嶸歲月。

“第二個層次,是高速和普通公路與過載貨運鐵路形成的物流交通網。由於這個層次已經完成,接下來主要是運維和少量根據新發展的補充。”

“第三個層次,由高鐵和航空構成的快速交通網。這個層次,客運人流是主要的,也包括一部分的快速物流。高鐵部分已經完成,接下來主要是運維。而航空部分仍然在發展。”

“我國預計未來人口總數會在24億人左右穩定下來,其中6億人左右,會以雙重國籍的方式,主要生活在南美、亞俄和中亞。所以國內大致是18億人,按照現有規劃,大致就是800個標準市大城市包括若幹標準市,部分標準市不滿員),每個標準市要有1個國際機場,在標準市之內的每個20萬人縣域要有1個小型通航機場,這就是800個國際機場,與大約4000個通航機場。其它還包括400個左右的軍用機場,以及近2000個特殊地域,例如山區鄉寨的通航機場。所以總的目標大約是複雜大型機場1200個左右,另外有約6000個通航機場。目前這一建設大致也接近尾聲,預計再有5年左右的時間,可以全部完成。”

“第四個層次,是先進交通體系。其中人流主要是地下管道磁懸浮交通系統,目前已經進行了3年多,接下來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第一階段目標,是實現所有二級大城市500萬人口)或以上城市級別的互聯互通。這個體系我們目前技術實現的是約720公裡小時的時速,隨著未來抽真空技術的發展,預計達到1000到1200公裡小時的時速,是完全有把握的。”

“在物流方面,則是電磁推進地面超高速物流系統,也就是大家在媒體上經常看到的“電磁橇”設施,這種設施主要應用在物流上,因為電磁推進的爆發力,更適用於將物質直線傳送。這樣的物流設施,需要在城市之間搭建直

線電磁軌道,兩點之間進行噸級以上的質量傳送。所以第一階段的目標,也是實現所有二級大城市500萬人口)或以上城市級別的互聯互通。目前已經實現的技術突破了1000公裡小時的時速,未來達到2000公裡小時以上,都是可能的。”

“電磁推進科技的突破,在軍事上有非常大的意義,但今天的主題不是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所以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旦我國完成了這4個層次的大交大通體系,我們與世界其它國家的差距,就不僅僅是先進與落後之差了,而是人類文明不同層次的差距。這樣的體系,我們認為,今天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無法完成。”熱烈的掌聲響起。

“上面說的是大交通體系。還有城市內部的小交通體系。大家知道,我們這些年在城市內部發展的,是一套中低速磁懸浮輕軌或地鐵,加上地面軌道電車,以及城市地下管廊物流通道,還有私人新能源車的體系。計劃在最近的15年,這個體系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變化的主要是無人化和智慧化。所有涉及的交通工具,完全實現人工智慧幹預下的無人化,從而避免有人駕駛不可規避的一定事故率,將交通事故發生率,降到幾乎為零。當然,透過整合無人系統,也會讓交通效率達到最高,不再可能發生大規模的堵車。”

“大家可以想象,這種情況下,相當於整個城市的交通,在一部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的高效控制下,大資料演算法決定了安全性和高效率。”

“第二個,我們來看一下通訊。在有線光纖網的基礎上,目前重點發展的是無線網路,重點是結合了衛星通訊的5g系統,但5g的時代不會太長,大約1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要過渡到6g體系,這樣的通訊頻寬和速度,才能保證無人化和智慧化的完全實現。除此之外,就是發展量子通訊……”

“第三個,是電力能源體系。毫無疑問,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電力能源生産、傳輸和應用。我們正在邁入一個全電化的時代。這裡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新時代多數使用的能源,都是電力,其它能源必須轉換為電力,才能得到最廣泛的應用,石油天然氣煤炭可以直接供應熱能,但在工業裝置和家庭應用上,都需要轉換為電能。另一個,正因為是電力的時代,所以人均電力消耗率,才是對新時代經濟更好的衡量指標。大家知道,我國的人均gdp大約是美國的3倍,中位數收入大約是美國的5倍。而用電力消耗率來比較,人均大約是美國的倍或5倍,更接近於實際的情況。”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電力的重要性,它遠遠不止是能源,它其實是能源的中介,是能源的貨幣。未來中國恐怕就是一個電力人民幣的體系,人民幣的價值與電力的生産力,將捆綁在一起。”

“我們現在正在用各種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替代火電化石能源發電。”

“首先是水電。我國可開發的水能大約是6.47億千瓦,年發電量3.21萬億度,預計開發量80,再有10年左右時間完成整體水利水電規劃,可以提供2.5萬億度以上,目前已經達成了1.7萬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