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短暫還是漫長的海灣戰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427章 短暫還是漫長的海灣戰爭?
西元1997年3月,華盛頓白宮。
新任總統希拉裡皺著眉頭,對cia局長多伊奇說道:“法國和德國為什麼反應如此劇烈?”
多伊奇面無表情地說道:“我們已經瞭解到,是中國人向他們披露了關於我們行動的分析報告,從我們搞到的德國檔案看,中國人完美地分析出了我們透過胡塞摧毀海灣石油的主要策略,並且指出我們要透過高油價,驅趕歐洲的資本和産業轉移美國。”
希拉裡:“中國人怎麼會知道呢?”
多伊奇搖了搖頭:“自從胡塞組織奪取了葉門的政權,就不可能瞞得過中國人了,我們胡塞他們奪取葉門政權,使用了美國的武器彈藥並有美國顧問,難以隱瞞意圖,怎麼可能瞞得過中國人呢?”
“實際上,我個人以為這算一個好訊息,中國人通知了法國和德國,顯然自身並沒有意願直接幹預我們的行動,只是利用此事件挑起法德與美國的矛盾,這本來就無可避免,中國人只不過加快了這個過程而已。”
希拉裡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多伊奇說得不錯,按照美國原來的計劃,最終相關各國,也不免於這樣的沖突,中國的所作所為,不過是讓矛盾更早暴露了而已,美國本來就有所準備了。
不過法國和德國反應的激烈,還是超出美國的預料的,他們直接與沙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法軍的顧問團都已經抵達了沙特,據說“石油換武器”的大合同正在談判。德國也與沙特簽署了大量石油的採購協議。看起來,法德兩國雖然不敢直接譴責美國,但無疑感到了不妙,開始在著手準備。這可不利於美國接下來的戰略,該死的中國佬!
希拉裡感到一陣可笑,事情要演變成為美國與歐盟這兩大盟友之間,透過葉門和沙特,發起一場代理人戰爭?這個世界變得真荒唐。
她的臉色冷肅起來,對多伊奇說道:“既然歐洲人不願意接受美國對他們的安排,不願意用這樣的方式,償還對前蘇聯冷戰中欠下我們的債務,那麼就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吧。他們是維護現狀,我們的目標卻是破壞現狀,破壞總比維護簡單。”
多伊奇同意,他並不擔心歐洲人對沙特和海灣國家的支援,能夠改變策劃中的海灣戰爭的結局。歐洲人幾十年來都躲藏在美國人的羽翼下,軍力孱弱,即使是最強的法國,也與美軍相差極遠。法事支援沙特,肯定會對葉門胡塞軍造成一些麻煩,但在美軍支援下,怎麼可能改變結果?
他提醒希拉裡說:“我們原來認為武裝20萬胡塞軍隊就足夠了,現在看起來很可能不夠,沙特加上其它幾國,至少有短期內擴充到80萬軍隊的能力。法官團抵達沙特,就是為了訓練和擴軍的。cia認為需要將葉門軍隊,擴充到5060萬人。中國人快速地向這些國家洩露情報,恐怕就有增加我們行動難度的意圖。”
希拉裡又皺起了眉頭,她這個新任總統,是美國破天荒的由老婆接任老公的位置。希拉裡在克林頓任期內,就深度參與了當時的很多核心政務,可以說沒有一個新總統,是像她那樣,對於美國的現狀是如此清楚的
去年即1996年,美國gdp大約是4.2萬美元,但債務總量,已經達到了5.3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125。債務負擔已經很沉重,關鍵就是該死的澳日病毒疫情,大大地打擊了美國的經濟,去年gdp是負增長約4。
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財政非常緊張。按照多伊奇的預判,美國為海灣戰爭準備的約100億美元的秘密撥款,恐怕根本是不夠的,擴軍要3倍,再加上後繼的損耗,恐怕要準備500億美元了。葉門完全是個窮棒子,一點油水都壓榨不出來,唯有等到他們佔領了一些沙特或者其它海灣國家的油田,才有可能透過石油回血。
這也讓她感到慶幸,如果不是說服了石油集團提高繳納石油相關稅費比例的法案,美國政府就太困難了。整個戰略是不能動搖的,自己這個美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總統的地位,完全是這個戰略交換來的,否則再隔20年,也未必有機會。以為誰都能是李思華嗎?人類歷史不也只有這一個異數?
不管要加大多少投入,美國政府的決心不能動搖!成功後未來的回報,會讓現在任何的投資,都變得小數字,在本質上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想到這裡,希拉裡對多伊奇說道:“我會說服所有人的。cia先按照胡塞軍隊至少擴充3倍的規模,開始相關的策劃和準備吧。”
多伊奇離去,她冷靜了一下,打電話給克林頓:“親愛的,我有重要的事與你商量。”雖然丈夫在去職後,仍然被拉鏈門所困擾,不過這並沒有動搖她與克林頓透過夫妻關系實現的政治聯盟,克林頓仍然是她最重要的政治參謀。
戰爭的規模準備,顯著地擴大了,美國也意識到,要實行他們原來的戰略,需要加大投入。胡塞軍隊的擴充,開始瘋狂加速。而隨著胡塞軍控制了整個葉門,在葉門與沙特的邊境,兩國的小規模軍事摩擦,開始不斷發生,氣氛日益緊張,
沙特、阿曼等海灣七國也開始了瘋狂
擴軍,尤其是沙特和阿曼這兩個葉門的鄰國,他們別無選擇,因為地理上首當其沖。沖過去年份積累的石油財富,開始向著軍隊敞開採購和武裝。幸好過去幾年,由於與美國的競爭關系開始加劇,而美國的經濟又比較糟,海灣國家從美國撤出了大量投資。否則他們可能要欲哭無淚,因為美國的銀行,已經開始以各種理由,阻礙他們從美國調動資金,這分明是想直接搶了,但現在海灣國家也沒有其它辦法,只能是盡量調到歐洲,讓這些海外財富,在法國和德國的羽翼下。
美國的輿論也開始轉向,他們的媒體,挖掘了大量海灣國家王子們的“劣跡”,其實他們都不用造謠,很多事實本來就存在,這些封建王爺能是什麼善人才奇怪。所謂的劣跡,自然是一抓一大把。包括對女性的殘酷,佔據石油財富後的奢靡無度,都是現實存在的。
所以美國國內的輿論動員是非常順利的,逐漸的,這些海灣王子們,在美國媒體上的形象,逐漸都變成了性變態和暴君,說他們是獨裁者都是客氣的。美國記者們大聲疾呼海灣國家需要另外一次現代化革命,實現“民主和自由”,解放他們的人民,不能讓國家財富,都被少數的獨裁者佔有和揮霍。
美國人當然也在歐洲媒體上,掀起了這樣的輿論戰,這使得希拉剋和科爾都有些被動,因為歐洲的親美勢力太大了,尤其是政客們,他們可不在乎什麼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是配合美國就有自己的好處。所以美國的輿論很快席捲了歐洲媒體,使得歐洲這幾十年被“牧羊化”的天真民眾,大多數都傾向於美國人告訴他們的事實——這些海灣國家,就是中世紀暴君統治的國度,需要被民主和自由所拯救。
希拉剋和科爾叫苦不疊,這讓他們用國家力量支援海灣國家的戰略,執行起來很困難。不過他們可不知道,如果在李思華原時空的2020年以後,歐洲政壇已經完全變成了美國傀儡的情況下,他們這樣的還想支援海灣國家,早就被歐洲的輿論,自己給幹掉了。幸好這是新時空,美國沒有那麼強大,所以他們還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西元1997年的5月,海灣戰爭終於爆發,沙特首先對葉門發起了攻擊。